電影?觀後感?目光微微沉了一些,胡佑佑沒有懷疑童杉杉的話,回憶起幾個月前的事,。
她記得那部電影講述的是艾滋病人的故事,整部影片類似紀錄片的形式,提問、回答和講述,穿插著回憶情節。
裏麵的受訪者都是真正的病人或者攜帶者,其中有個12歲的小男孩,十分乖巧懂事,卻因母嬰傳播而感染了艾滋病。
大家都害怕他,用恐懼的眼神看著他,就像是在看怪物一樣,他上不了學,甚至被房東一家趕出去。
影片的結尾,讓大家退避三舍的小男孩被隔絕在房間裏,看著屋外的幾個孩子在一起追趕玩耍,滿眼的羨慕,那是一雙渴望不被歧視的眼睛。
病逝前,他最後一個願意是,希望隔壁的小姐姐可以抱抱自己,因為他真的好喜歡那個小姐姐。
說完以後,小男孩又搖了搖頭,無奈又落寞地笑道:“還是不要了,害姐姐得病就不好了。”
看完電影,哭得慘兮兮的小貓一晚上都覺得難過,被身旁的言灝哲安慰了好一陣。
抱著灝灝哥哥,她傷心地說:“為什麼不抱抱他呢?明明大家都知道,擁抱根本就不會傳染的啊。”
“因為害怕吧?”男孩抱著她,輕聲安慰道,“每個人都害怕意外,在未知的可能麵前,就會變得不理性起來,就好像埋在地裏的炸彈。”
微微揚起頭,一雙眼睛紅彤彤的,泛著淚水的眼眶裏氤氳一片,抽了抽鼻子,她問道:“炸彈?”
“嗯,如果被告訴床底下放著一顆沒被引爆的炸彈,隻要不接觸到火源,它就不會爆炸,貓貓,你會任由它繼續放著嗎?還是想方設法丟掉呢?”
雖然明白了灝灝哥哥的意思,胡佑佑難得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她說不一樣,炸彈是冷冰冰的,可是人是熱的,是有生命的,是需要大家關心愛護的。
聞言一愣,隨即,男孩的眸子更柔軟了,抱著麵前的小傻貓,揉著她的小腦袋,緊緊地抱在懷裏。
“貓貓說得對,病人是需要關懷的,不是沒有生命的炸彈,隻有善良的人能認識到這一點,我的傻貓就是這麼善良的小傻瓜。”他溫柔地說。
“灝灝哥哥也一樣呢,”她回抱他,“我知道的。”
第二天,語文課讓大家寫一篇看完電影的觀後感,言灝哲寫的內容被語文老師表彰了,還當場念了出來。
“……不歧視艾滋病人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公德心,若這點也做不到,單純被恐懼控製心靈,那才是這個人類社會真正的危機和悲哀。”
所謂艾滋病,即AIDS,是一種嚴重傳染病,至今無救治成功的病例,故被稱為超級癌症。
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甚至更久,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由於很多人認為這些無症狀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了其他人,所以殘忍地隔離他們。
不過,這和童杉杉喜歡灝灝哥哥有什麼關係?胡佑佑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