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電機組電氣與控製設備的檢修思路(2 / 2)

1.4各分係統設備檢查

風電機組各分係統設備包括變槳係統、偏航係統、液壓係統、潤滑係統、冷卻係統等。在檢查這些係統設備時,要嚴格按照電路圖所指示的回路進行檢查。而檢查電氣回路的類別主要分為控製回路和動力回路。

控製回路主要有測量、控製和反饋三種功能。測量功能主要是將各類型傳感器如溫度、壓力、轉速、位置、加速度、風速、風向、電壓、電流等信號轉換成特定範圍的電壓信號以供PLC卡件測量來判斷設備的工作狀態。傳感器的電壓一般較低,但是也有例外情況,如有些電壓互感器的電壓值就在230V,如不小心,會有觸電的危險。這些測量信號有的是電壓信號,有的是電流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因此,檢查和更換傳感器時,要注意電流傳感器回路中的分壓電阻的好壞,更換新的傳感器後也要注意安裝正確的分壓電阻。

控製功能主要是由PLC卡件發出24V控製信號,用弱電控製接觸器吸合和斷開以實現接通或斷開動力電源的目的,達到自動啟停電氣設備的作用。接觸器常見的損壞形式有,觸頭粘連,電磁線圈失效等,其結果均造成不能有效控製電氣設備,直至設備狀態參數超出正常的範圍而被測量信號檢測出來,報出故障。

反饋功能回路是對於一些帶有輔助觸點、漏電保護或過流保護的開關和接觸器,用來監視、檢測這些設備的狀態,從而判定是否有過流、漏電等故障,這些信號一般是與PLC 數字輸入的DI卡件形成的回路,通過常開、常閉邏輯判定被監控設備的工作狀態。DI模塊及回路使用相同的0V和24V的直流電壓而不是動力電壓380V,如當空開跳開後,連帶的輔助開關也跳開了,PLC的DI模塊由閉合變成斷開,使PLC捕捉到這些信號,並報出故障。

動力回路主要有三相回路和單相回路,單相電壓主要有230V和380V兩種。不論是檢查接觸器還是接線端子檢查,在檢修過程中都要注意斷電和驗電的安全事項。同時在上電前要注意檢查設備的相間及對地絕緣狀況,以免上電出現短路,損壞設備。在電機維修後,還要驗明相序是否正確,避免電機反轉。

電氣設備故障的檢查應首先根據故障類型對照圖紙找到相應的電氣回路,觀察回路中有無明顯的故障現象,如跳閘、過熱、燒損或接線鬆脫等,以判定是否出現過流現象或電氣元件的機械零件失效,進行更換。如沒有明顯故障現象,通過控製界麵查看是哪個反饋信號或測量信號不正常,檢查對應的設備工作狀態是否存在問題。如設備狀態正常且無損壞,檢查測量回路和反饋回路是否正常。如無問題,檢查控製回路及控製元件,之後是動力回路和電氣設備。按照上述檢測方法,不但使檢查思路變得較為清晰,同時也加深了新員工對控製係統和電氣係統的認識。

2新員工現場培訓注意事項

在新員工現場操作前,有必要進行一些模擬故障處理的訓練,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如下注意事項:

首先,在新員工現場實際操作培訓前要進行充分掌握安全規程、運行規程和檢修規程,了解現場危險點和反事故措施。同時充分進行理論學習,新員工對風電機組內部的控製係統和電氣係統的原理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風電機組內各係統的功能原理也要學習清楚。同時,熟悉設備檢修作業指導書,會識別標準電氣圖紙,掌握檢修用工器具和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

其次,在進行現場操作時,宜選在氣象條件良好,風小不發電的時間,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發電任務。同時,預先做好試題的出題和驗證工作,以保證設備安全和正確培訓新員工的目的。在培訓過程中,故障點數量不宜過多,針對同一係統故障由1個到2個故障點組成,在學員操作過程中主要觀察其安全意識,檢修思路是否清晰,故障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確。對不安全因素要及時糾正。

操作完成後新員工應及時總結經驗,經班長總結和短評,查看新員工對問題分析的差距,同時讓新員工討論總結出比之前更好的檢修方案,從而有效提升檢修水平。

3結論

通過1個月左右的培訓,新員工對設備的原理理解和認識水平加深,故障分析速度加快,逐步能夠掌握設備檢查的要領和方法,檢修思路逐漸清晰,比單純的維護作業培訓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崔建紅,許健,劉京愛.我國風力發電的現狀與趨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J],2009(10).

[2]楊校生,吳進城,等.風電場建設、運行與管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M],2010,7.

[3]楊校生,等.風力發電技術與風電場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M],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