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灌漿施工在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1 / 2)

灌漿施工在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

應用技術

作者:王世勤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其中,水庫是我國各地區都需要建設的基礎設施之一。而在水庫建設的過程中,如何能夠以合適的施工方式對水庫的安全性與穩固性進行保證,就成為了我們關注的問題。在本文中,將就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關鍵施工;水庫除險加固;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8-0166-02

0 引言

在我國目前的水庫建設中,絕大多數的壩基還是以堆石體為主要材料,而這種材料有的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其穩定性很差,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其穩固性。這時就用到了充填灌漿技術,通過在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中引入這種技術,不但能夠對堆石體的穩定性進行增強,還能夠保證水庫的安全隱患能夠在第一時間排除,對於水庫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灌漿施工技術以及其所用材料

1.1 灌漿施工技術的原理

在水庫中使用灌漿施工技術,其原理就是能夠在對水庫的堆石體壩基進行建設時,能夠通過一定的壓力使粘土漿能夠有效的深入到堆石體內,從而在其對堆石體中縫隙進行填充的過程中對壩基的穩定性進行提高。之所以在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中使用這種方式,就是因為原有的堆石體結構穩定程度不夠,在對其進行灌漿之後,才能夠使水庫壩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得以保證。

1.2 灌漿壓力的控製

對灌漿壓力的控製,就是在對壩基進行灌漿時,應當控製好其壓力的範圍,避免灌漿工作中的壓力小於施工設計的壓力值。而灌漿的要求及原理,就是利用灌漿的方式將水庫壩基中存在的縫隙都全部進行填充,並將漿液通過壓力壓入堆石體中。而在實際進行灌漿工作時,一般都不會以高壓力進行灌漿。而是應當使用較低的壓力,即保證期壓力在0.1Mpa之內。之所以使用這種方式,就是因為在對水庫進行建設時,水庫的壩基空隙都非常大,而此時如果利用高壓力進行灌漿,則很可能出現劈裂以及冒漿的現象發生。所以就需要我們對灌漿壓力進行合理的控製,從而保證灌漿施工的順利進行。

2 灌漿施工的步驟

2.1 前期勘探

在對壩基實際進行灌漿施工前,應當先對水庫進行一番全麵細致的勘探工作,對其中堆石體縫隙的大小進行確定,並對水庫的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對後續的打孔、灌漿等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這也是對工程質量進行保障的前提。首先,應當對在灌漿施工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設備材料進行準備,同時在對製漿、灌漿設備進行現場布置時,應當充分的對其輸漿距離、泵容大小等可能關係到施工的因素進行確定,並在設備安置與人員安排時盡量的保證後續的施工工作能夠受到外界最小的幹擾,同時還應當對施工中關鍵的交通情況進行考慮。其次,在實際灌漿之前還應當對觀測的位置以及設備進行確定,同時進行一定的試驗,從而全力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2.2 製孔

首先,應當進行布孔工作,在布孔工作完畢後再有序的進行鑽進,同時要遵循製孔的先疏後密原則。並按照施工設計方案,在壩基的內、外坡分別進行鑽孔,同時保證孔的深度能夠滿足各個步驟層麵的需求。

2.3 製作漿液

在漿液製作的過程中,應當使用攪拌機對其進行製作,並在製作的過程中保持對工程進度與質量的實時監控,從而保證漿液的密度能夠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對於漿液的容量也應當進行控製,一般情況來說其容量為0.3g/cm3~1.5g/cm3,而這也是對漿液質量進行保證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