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機電設備的管理及維護措施分析
理論研究
作者:劉英華
摘 要 在經濟全球化帶動下,我國的煤礦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在給人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對於煤礦業來說是個重中之重的問題,也是在一個煤礦要開始采礦之前必須嚴肅認真對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煤礦;機電設備;維護措施;管理
中圖分類號TD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073-02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死於礦難的人數在2002年出現高峰後,已經連續9年呈下降趨勢,但是每年的死於礦難的人還是在1000個以上,所以,我們應該看到,整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產業對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威脅。在我國煤礦產業發展迅速的節奏中,安全隱患是個非常棘手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威脅到人們安全的問題中,機電設備是最基礎的保證,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要求,讓機電設備在給人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安全、高效的進行運作。讓煤礦業真正成為安全、效益高的產業模式。
1煤礦機電設備中存在的問題
在煤礦業的發展中,煤礦機電設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機電設備在煤礦產業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相關部門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的要求也很高,但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人們把精力主要集中於所開采的煤礦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對機電設備的重視遠遠沒有達到要求,沒有真正把機電設備視為煤礦生產安全的保證,從而導致礦難的發生,並且情況依舊嚴重,每年死於礦難的人數也是讓人心驚肉跳。並且在與各種產業的對比中,我國每年死於事故的人數中,礦難占大部分。這些驚人的數字好像沒有讓各個煤礦領導人重視,在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上還存在著非常大的隱患。
1.1煤礦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素質低,對機電設備操作能力低
根據近年來我國煤礦事故中,由於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礦難發生的事故占大多數。目前的很多煤礦中,工作人員並沒有真正有責任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都要有事故發生,才能找到機電設備存在的問題,平時機電設備在還能運轉的情況下,機電設備人員玩忽職守,不能及時發現並解決機電設備所存在的問題。機電設備在這種情況的長時間工作下,各種安全隱患就開始出現,根據網上調查數據顯示,在煤礦產業中的采礦人員一般的文化水平都隻是初中以下,而機電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先進,他們的文化程度是不能夠完全掌握這種科技產品的。
1.2煤礦業內部機製不夠完善
從管理層麵來說,很多煤礦業裏的管理方麵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從工作人員的招聘到分派工作上都是很老舊的管理方式。對操作人員的進廠要求也相對其他產業要低得多。他們選用的一般都是廉價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本身就是靠勞力吃飯生活的群體。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是非常老舊的思想,而機電設備是份新型的高科技產品,在這樣的人群占大多數的環境下,機電設備就成了一個輔助的生產工具。沒有真正發揮出機電設備的作用。久而久之,機電設備就不是他們所重視的。出於資金方麵考慮,隻要機電設備還在運轉,還能為他們帶來效益就不會對它采取檢查和維護。這是管理者應該改從以往教訓中得到的經驗。從設備方麵來說,第一首先考慮的就是購買機電設備要求,其中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在很多條新聞中顯示,很多礦難發生地,其中的機電設備的安全配套根本跟不上。而在選擇了購進機電設備之後,很多煤礦對機電設備的定期維護,檢查方麵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機電設備帶病運轉的事情時有發生,而煤礦中很少有專門固定的維修人員。我們都知道煤礦企業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差的,而這些機電設備常年累月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放,難免會生鏽、潮濕、腐蝕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在很多煤礦企業中都不會得到很高的重視,久而久之,從小問題到大問題,煤礦中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的礦難就這樣發生了。這是煤礦企業內部必須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