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4年新媒體十大猜想:大數據能否掀起新浪潮?(1 / 3)

2014年新媒體十大猜想:大數據能否掀起新浪潮?

專欄

猜想一:移動能“接管”生活?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徹底降低了“聯網”的設備、技術和時間、空間門檻。從社交溝通、資訊獲取到移動購物、移動辦公,移動互聯網逐步覆蓋生活的每個側麵在眾多場合,“低頭看屏”已成風景。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爆發式增長,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已超過8億,這一數量在2014年還將繼續高速增長,並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用戶滲透。

隨著用戶群的擴大和使用習慣的養成,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空間將大為拓展。此前的應用主要為社交溝通、資訊獲取類,日常生活、移動辦公類應用預計今年將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小屏幕”,不再隻是通訊、娛樂工具,也將成為生活工具、生產工具。

伴隨而來的將是移動互聯網創業潮的進一步火熱。各移動係統平台為優化“係統生態”,都為創業者提供了便捷的開發工具。而移動互聯網基於位置的服務特性,更個性化的服務需求,為創業者的生長提供了沃土。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移動終端尤其是手機“接管”我們的生活,對個人隱私加強保護將更加迫切。

猜想二:大數據將掀起新浪潮?

大數據的“深水區”在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2014年,各地將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以智慧城市和城鎮化建設為中心,出現多元化創新發展格局

大數據將成為宏觀調控、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的重要信息基礎。大數據拓寬了政府公共數據信息的搜集渠道,提高了統計數據質量,開拓了數據應用的新方式和新領域。智慧城市建設將提上2014年多地政府的議事日程。政府可加大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力度,這將給相關產業創新帶來新的便利和動力。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生態化建設將因大數據革命而加速轉型和融合。

2014年,刷手機和二維碼將成為新時尚。電子支付、手機錢包、二維碼、一卡通等成為金融服務新領域,在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公共繳費方麵得到廣泛使用。科教文衛體等行業,也將可能率先實現傳統信息資源和大數據的大規模結合與應用。社會民生、行政審批和信息公開等方麵,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將發揮巨大的價值,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另外,大數據在社會治安、輿情管理和行業安全預警方麵,將在不少中心城市發揮作用,出現集成化智慧管理平台。

猜想三:網絡法治能否告別“叢林法則”?

隨著互聯網立法日益完善,網絡逐漸告別“叢林法則”,“負責任的網絡自由”日趨成為社會共識

當前,互聯網領域法律雖然還存在著立法層級不高、部分領域尚缺少專門立法等問題,但互聯網法律基本規則和框架已逐步浮現。司法成為推動網絡法治的有效力量,並通過司法解釋等形式對互聯網法律形成有效的補充和注解,為未來統一網絡立法提供依據。

未來一年,濫用網絡自由等導致的惡性事件仍有可能發生,引發社會對互聯網倫理的新思考。與此同時,打擊網絡謠言,仍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如何處理好網絡版權人權利與網絡自由之間的關係將再次引發爭議;而平衡好網絡自由與金融安全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規範互聯網小額金融,也將成為金融監管部門亟須解決的難題。

盡管目前絕大多數該類案件都能在法律原則和相關法律中找到依據,司法解釋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互聯網專門立法的呼聲將日益高漲,一些相應的網絡專門立法也將頒布。未來一年,“負責任的網絡自由”將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猜想四:4G能否遍地開花?

4G的全麵普及需要一個過程。在中心城市和新潮人群中,2014年將會有一波“嚐鮮”熱潮。4G遍地開花,還有賴於三大電信運營商早日提供更普及的網絡與更低廉的資費如果說3G時代,中國追趕世界;那麼,4G來臨後,中國正趕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