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之戰,是一場宿命之戰。玄武和離刎的這一戰雖然晚了六千年,但終究逃不過這宿命。
這一戰,在後世奉為“煙火之戰”。
煙火,短暫的一瞬,足以驚動所有人。這一戰也被後世認為是“洗月之劫”的征兆之戰。
有關於“洗月之劫”,三界各執不同的說法,仙界認為當昆侖萬年天雪停止,血月升空的那一刻就已經是“洗月之劫”的開始,而魔界認為,“煙火之戰”才是“洗月”的導火索,因為這一戰直接導致了第三次仙魔之戰。
但還有一種聲音,它存在於人間。在凡人之中總有一種人喜歡反其道而行之,與主流意識相悖,這種說法認為“洗月之劫”其實根本就是壓抑而強大的仙界所衍生的必然之劫,偶然的隻不過是它的名字叫“洗月”。盛世之後必有腐敗,腐敗之後必有劫數,而劫數之後的重生又演化出盛世,這是自然循環,隻要有人心的一天,這循環就不可打破,無所謂開始,也無所謂結束。但如果硬要在這循環中硬出說“洗月之劫”的開始的時間,恐怕在定下天條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
仙界所定下的天條,直接影響著神﹑魔﹑人三界,滋生的怨恨不勝枚舉,有些怨恨被時間征服,有些怨恨卻征服了時間,一直貫穿“洗月”的核心就是這些連時間都無法磨滅的怨恨。
可惜這怨恨一度被盛世所美化,否則這一劫未嚐不可避免。
雖然說法有很多,但無人否認,“煙火之戰”是“洗月之劫”的第一場戰役,它像是一位敬業的侍者,緩緩拉開了這一段三界談之變色的曆史。
對於“煙火之戰”的看法後世一致認為錯在玄武。那一戰以他的能力本可滅掉離刎的魔識,可使魔界再蕭條千年,可惜他卻放虎歸山,最終釀成生靈塗炭。
但玄武為何放過離刎?關於這一段的記載甚少,誰也不知其原因,所以各種猜測四起。有人大膽推斷那一站戰敗的人其實是玄武,不過這種猜測礙於四靈獸上古妖仙的地位,很快被世人所摒棄。也有人說在“煙火之戰”中其實還有第三個人,這個人直接影響著戰局,但因為這種假設太虛無縹緲,也很快被世人遺忘,更多人願意相信,是因為玄武生性仁慈,不願妄動殺念,希望離刎可以改過自新才放他一馬。
人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就算是看同一個故事,因為立場的不同看法也會各異。
而真相卻一個——就在稱心眼前。
玄武和離刎兩人碰撞時的真氣讓天地震動,連太湖之水都沸騰起來。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凡是有生命的物種,似乎都感覺到了這兩股可怕的力量,紛紛逃離太湖。
老大逃的更快。完全不在乎稱心的鬼吼鬼叫,拚上老命的力氣逃出戰場外。
桃花落地的那一刻,有十道光柱拔地而起。光柱圍繞在玄武和離刎的旁邊,將兩人的真氣鎖在裏麵,形成一個防護型的結界。
待走出大概百步左右,老大忽然停下來。
“我現在放你出去,但是你必須答應我不能亂來。”老大的聲音急促中帶著一絲關切。稱心聽到可以出去大喜,如搗蒜頭,表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