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又稱月經紊亂,是指月經的周期、顏色、量、性狀等出現不正常的改變,主要有下列病症:月經周期不正常、提前或錯後;月經時多時少,甚至有時淋漓不盡,經質稀稠,經色不正常;同時伴有小腹脹滿、腰酸痛、心煩易怒、頭暈心悸、失眠等症狀。月經不調飲食調養要注意:保證溫熱和清淡飲食,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高纖維食物。
涼拌馬蘭頭
原料:馬蘭頭200克,香幹50克,雞精、白糖、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①馬蘭頭擇洗淨,入沸水中焯1分鍾,過涼後切成碎末。
②將香幹切成碎末,拌入馬蘭頭末,加白糖、鹽、雞精、香油拌勻即可。
功用解析
此菜可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不調。
益母草煮雞蛋
原料:雞蛋2個、益母草30克。
做法:將雞蛋洗淨,與益母草一起加水燉煮,蛋熟後去殼,再煮20分鍾即可。
功用解析
本品適用於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月經延後等症。
玉米須燉瘦肉
原料:玉米須30克,豬瘦肉克,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燉至肉熟,加鹽、雞精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此菜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於血熱型月經不調。
仙靈脾燉羊肉
原料:羊肉250克,仙靈脾15克,仙茅、桂圓肉各10克,鹽3克。
做法:仙靈脾、仙茅、桂圓肉用紗布包好,與洗淨的羊肉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燉3小時,去藥包,加鹽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仙靈脾、仙茅可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桂圓肉可溫補心脾,羊肉具有溫補作用。
西洋參燉烏雞
原料:西洋參、薑片、蔥段各克,烏雞1隻,料酒、鹽、雞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①將西洋參潤透,切薄片;烏雞處理淨。②將西洋參、烏雞、薑片、蔥段、料酒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改小火燉至肉熟爛,加入鹽、雞精、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西洋參可補氣生津。
益母草湯
原料:紅糖60克、益母草30克。
做法:益母草加300毫升清水,煎煮20分鍾,取汁加紅糖即可。
功用解析
益母草可活血祛瘀,適用於月經不調、經行不暢、小腹脹痛、產後惡露不盡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