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讀一些托爾斯泰所著的《戰爭與和平》裏的內容給你們聽嗎?

當鮑裏斯走進房間的時候,安德烈王子正在聽一個老將軍講話。老將軍戴著勳章,發紫的臉上帶有士兵的謙卑,正在向安德烈王子彙報著什麼。“好了,請稍等!”他用夾雜法國口音的俄語對老將軍說道,這種口音隻在他語帶輕蔑的時候才會出現。他一看到鮑裏斯就無心聽老將軍講話了,剩下老將軍如哀似求地跟在他身後,請求他聽自己說。安德烈王子一轉向鮑裏斯就麵露微笑,點了點頭。鮑裏斯現在清楚了解到——之前他早有猜測——與軍隊的法規法令裏所列明的紀律和等級關係一同存在著的,還有一個截然不同且更真實的製度——這個製度迫使像安德烈王子這樣的上尉和像鮑裏斯這樣的少尉聊天之時,一個臉部發紫、穿戴整齊的將軍不得不滿懷敬意地在旁邊等候著。鮑裏斯當即決定自己不用遵循官方的製度,而是遵循這不成文的製度。

在我剛讀過的這段托爾斯泰所寫的文字裏,年輕的少尉鮑裏斯·杜比茨斯基發現在軍隊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等級製度。一種是印在小紅本子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讀到,並且是永恒不變的。將軍永遠高於上校,而上校永遠高於上尉。另一種卻沒印在任何地方,並且也不像那種有正規組織的秘密社團那樣,在加入時有人會把規章製度告訴你。你永遠不會被任何人正式地或明確地認可。你會通過幾乎是無法詮釋的方式逐漸地發現這種製度的存在,而你置身其外;然後過一陣子,或許你又會發現你身處其中了。有類似暗號之類的東西存在,但那都是隨性的、非正式的。一句特別的俚語,特殊昵稱的使用,或者含沙射影的對話,都是標記。但它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刻,也很難說誰在裏麵,誰在外麵。有些人是明顯在其中的,有些人是明顯在其外的,但是總會有一些人在邊界線上徘徊。它沒有正式的進入許可或者驅逐提示。

但你肯定遇到過“內圈”這種現象。在第一學期結束前你就會在學院宿舍裏發現它。第二學年結束時,當你爬到靠近它的地方時,或者你會發現在這圈子裏麵還有更核心的圈子,你會來到“學校圈子”的邊上,而宿舍圈子隻是學校圈子的“衛星”而已。很有可能學校這個圈子還挨著學院院長的圈子。事實上,你隻是剛開始刺穿洋蔥的層層表皮而已。

我相信在所有人生活的某些時期,以及大多數人從嬰兒到老年的所有時期,心頭一大欲望就是要打進當地的圈子,且對被排擠在外恐懼不已。這種欲望的其中一種形式在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我指的是“勢利”這種表現形式。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裏滿是那種被欲望所驅動而力爭進入那個特殊的圈子(或者稱之為“上流社會”)的。但必須清楚了解的是,這種“上流社會”隻是上百個圈子裏的其中一個,因而“勢利”也隻是渴望進入這個圈子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

如果你出於某種有益身心的想法,不想受任何圈子的束縛——比方說,你是因為真的喜歡音樂而想加入一個音樂社團——那麼你還有可能獲得滿足感。你會發現自己參與表演四重奏,並樂在其中。但是如果你想要的隻是了解內幕,那麼你的快樂將是短暫的。當你身處圈內時,這個圈子的魅力是無法跟你在圈外看它時的感覺相提並論的。隨著你一步步地被認可,它就會失去其魔力。一旦最初的新鮮感減退後,這圈子的成員也就跟你的老朋友差不多,無甚新鮮趣味可言。為什麼他們一定要有趣呢?你又不是想從他們身上看到美德、善良、忠誠、幽默、學問,或者是智慧,又或者是任何一樣可以欣賞的東西。你僅僅是想“進去”而已。而那種快樂並不持久。一旦你的新夥伴對你來說已經不再新鮮了,你就會去尋找另一個圈子。彩虹的盡頭仍然會在你的前方。如今舊圈子隻會成為你立誌進入新圈子的乏味背景。

而且你會發現這些圈子都很難進入,其中原因你再清楚不過了。你自己,一旦進去了,就會設法讓下一個希望進入的人難以進入,就像那些曾經給你設下種種難關的人那樣。這是很自然的。在那些人們由於良好的意圖而建立的有益彼此身心健康的群體裏,排外隻是偶然的情況。三四個人因為工作的原因聚集到一起,他們如果排擠他人,是因為這些活兒隻夠這麼多人做,或者因為其他人根本無法勝任。你那小樂隊限製成員人數,是因為舉行集會的小房間隻有那麼大。但是你那真正的內圈卻是為了排他而存在的。如果沒有圈外人的話,就毫無樂趣可言了。除非大多數人都錯站在邊界線外頭,否則這條無形的界線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在內圈裏,排他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其本質所在。

苦苦追求進入內圈會令你傷心,除非你打破這種內圈的限製。但一旦你打破它,就會有驚人的結果出現。在你工作時間內,如果你把工作看做目標,不久你就會不經意地發現自己處於這個專業的唯一一個重要的圈子中。你將成為其中一個傑出的“匠人”,而其他傑出的“匠人”也會知曉。這群“匠人”組成的小組跟那些“內圈”或“重要人物”或“知情人”所組成的小組截然不同。它不會改變行業政策或者激發起用來對抗公眾的專業影響力:它也不會像那些內圈那樣引發周期性的醜聞或者危機。但是它會做該行業需要做的事情,並且長期致力於為該行業贏得其應有的尊敬,這是做多少演講和賣多少廣告都無法爭取到的。如果在空餘時間裏,你和自己喜歡的人來往,你又會發現自己不經意地身處一個真正的圈子裏:身處其中時,你會感覺舒適而安全,而這個圈子從外頭看來很像“內圈”。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在這裏,秘密是偶然產生的,排他性隻是一個副產品,沒人因為受到圈內人的誘惑而想進入:因為它僅僅是四五個互相喜歡的人聚集在一起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而已。這叫做友誼。亞裏士多德把它列為美德之一。世上大概半數的幸福快意由此而生,而這是任何內圈都無法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