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茜茜公主的生平很多地方都有介紹,這裏咱就不說了吧,無聊的可以看看電影《茜茜公主》雖然不真實,但也可以了解一二,我就不說了,咱說的後來的事情。
到了高鴻升穿越前,茜茜公主已經是一個快六十歲的老太太了。
那個時候的茜茜公主早就成了一個找死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哪!
因為自從她的兒子魯道夫死了之後,其實那個童話中的美麗公主就死掉了。
她變成了一個跟他父親差不多的人,喜歡作詩,騎馬,到處遊曆,更是喜歡坐著軍艦在海洋中衝浪,成了一個十分愛好冒險的冒險者。
而且當時在匈牙利那可是有著相當的威望,她是匈牙利的女皇受到人們的崇拜。
更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她平易近人,很容易就可以接近的。
要不然也不會在一八九八年在街頭被刺身亡。
這樣一個身份特殊,但有受到人們愛戴,同時還容易接觸的人物,簡直就是高鴻升夢寐以求的身份介紹人。
下麵用點摘錄來說明下我的茜茜公主的愛戴吧。
真實與自然是茜茜公主的代名詞。
這是巴伐利亞開闊廣袤的自然風物賜予她的,這是是她父親支持自由民主、反對****教育她的。
例如維也納宮廷中的貴族大部分來自波西米亞,索菲皇太後希望茜茜學習波西米亞語(捷克語),而茜茜由於對維也納宮廷的厭惡,甚至無法用捷克語數清數字。
她熱愛匈牙利,在普遍認為匈牙利語難於捷克語的情況下,茜茜熟練地掌握了匈牙利語。
她想做的就能做好,不想做的任誰逼迫也是徒勞。這也使她並不適合政治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她不具備政治家的圓滑與隱忍。
作為奧匈帝國的皇後,茜茜的政治立場又是與王室相左的。
她是革命的、反貴族的、反教權的、市民階級的,並且毫不介意表達她的政治立場。
甚至,她向王位繼承人們灌輸這種思想。
她本人聰慧美麗、平易近人,深受人民愛戴,無疑是傳統、保守的歐洲王室中的一朵奇葩。似乎她是人民眼中的天使,而是王室眼中的惡魔。
不過另一方麵,在特立獨行、見解獨到的光彩之下,茜茜也有她的缺點。
茜茜身為皇後,為這一身份所盡的義務卻有很大不足。
她過度追求自由,也可被稱為任性與責任感缺失。
當她晚年時,日漸衰落的奧匈帝國需要她為它做出貢獻時,她卻拒絕。
茜茜總是挑剔別人身上的錯誤,卻很少反思自己。
比如她將兒子的抑鬱而死歸結於婆婆索菲皇太後和兒媳施特瓦妮,尤其是認為後者作為妻子沒有給予魯道夫足夠的關心與體貼,卻忽略了魯道夫更缺乏母愛。
茜茜的身份帶給她的幸福、悲傷、讚頌、爭議都是她自己選擇的結果。
我一方麵羨慕茜茜在電影中童話式的幸福美滿,一方麵又為她在現實中所受的夢魘式的無盡折磨而唏噓。
她曾表示過:“如果有一天我將死去,就請把我放入大海。”或許漂泊、流浪才是這位“不情願的”皇後最好的歸宿。
茜茜公主一個在童話中的公主殿下,但現實擊碎了美好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