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播劇製作要求提高(1 / 1)

行業觀察

2015年“一劇兩星”施行以來,雖然客觀上加大了製作行業整體投資運營的風險,但對提高電視劇品質有積極的助推作用。播出平台對劇目更加精挑細選,大製作、精品劇的市場號召力更為強勢,製作公司普遍提高了精品意識。傳統電視劇業態,在曆經多年製播分離、簡單售賣關係之後,或將迎來另一種形式的製播合一。

減產提質,實施精品戰略

伴隨著“一劇兩星”政策的實施,製作公司投資更為謹慎,在產量和製作預算上趨於理性。從調查的實際情況來看,製作企業或保持或減少了傳統電視劇的拍攝投資數量,同時,單項目投資額度增加,增加項均用於精品劇的製作以及產業鏈開發。

當前,國產電視劇的投資和製作水準與美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華策影視今年的一大動作是與好萊塢六大的索尼合拍電視劇,首部作品《新婚公寓》欲打造成超級美劇中國版。這說明在製作層麵,第一陣營的成員已不滿足於現有的製作理念和製作水平,正在切實向國際一流作品看齊。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做精品劇,投資成本也必須把控好。可喜的是,隨著網絡銷售的量價齊增,適當緩解了電視劇投資的運營風險。

拓寬題材,加大創新力度

長期以來,電視劇題材一直局限於當代都市劇、抗戰劇、古裝劇等幾大類,電視劇創新乏力千篇一律,有的劇為了贏得關注,不惜踩雷而上吸引眼球,曾經發生的多起播出事故均屬此列。

文藝講求個性,若一哄而上,作品的特質隻能被埋沒。長此以往,需求的天平傾斜,製作風險自然加大。在準確把握政策鼓勵或限製的題材基礎上,預判熱門題材也可以讓製作公司在未來的市場中獨樹一幟。

多數製作公司關心的是,什麼樣的題材可以播,鼓勵播,並且能夠出彩。可以肯定的是,正劇和抗戰劇仍是政策鼓勵的題材。

2015年,周播劇影響力上升。受《花千骨》、《雲中歌》等火爆劇集的影響,製作業創作思路亦有調整。明年,小眾的懸疑、偵探、科幻、魔幻等題材有望在次黃金檔大規模流行。但玄幻劇在今年大熱之後屢屢被傳禁令,雖尚未有實際政令出台,不過恐怕並非空穴來風,風險猶存。

好消息是,《刑警隊長》、《後海不是海》等廣義上的題材破禁,並取得不俗反響。這一方麵表明決心,另一方麵也說明該題材類型切中關心的熱點話題。明年,此類題材或將升溫。

當然,豐富電視劇題材類型有風險,需要製播雙方共同調研創新,另辟蹊徑謀求共贏。

發行概念須升級,定製劇需求增加,周播劇嶄露頭角

傳統的發行概念麵臨升級,製作公司必須在項目策劃階段便與平台方進行溝通。一個越來越明朗的趨勢是,平台和製作方在定製劇、周播劇這些以前付諸行動不多的合作方式上正費盡思慮。

而因最近的電視劇審查新規等政策影響,協調上星時間和排播檔期的難度增加,衛視主動增加獨播劇的數量,根據自身定位推出更多自製劇和定製劇成為可能。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定製將成為今後電視劇創作生產模式的主流,製播融合將成為電視劇產業升級的關鍵。

隨著湖南衛視周播劇場《花千骨》、《旋風少女》等多部作品熱播,加之強勢電視台培養的年輕觀眾觀劇、評劇意識的集體崛起,周播這一模式在今年讓業內充滿遐想,開發非黃金檔劇場成為很多平台的自然選擇。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均已著手推出周播劇場,平台對周播劇態度的轉變給製作公司帶來新型挑戰與機遇。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周播劇需要有強大的演員陣容並設置勾人的故事懸念,對製作機構的功力要求很高。就像美劇或者目前的大型季播綜藝節目一樣,若能令其IP持續發酵,連播數季、數年亦有想象空間,但這將極大考驗平台和製作方的魄力與能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