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兵強馬壯(1 / 2)

進入崇禎六年後,山東營兵也徹底被方雲掌控,山東現在有兩個總兵,分別是山東總兵與登萊總兵,其中登萊總兵由方雲兼任,山東總兵還是劉澤清。

山東的營兵在崇禎五年後半年時期,被方雲整編成兩支部隊,一支由方雲自己掌握,一支由山東總兵劉澤清管理。不過原來是因為有孫元化在,打著孫元化的旗號,方雲可以名正言順地指揮劉澤清。

孫元化被調走後,方雲又與山東的士紳徹底對立,那一段時間劉澤清一直蠢蠢欲動,想要借機徹底掌控他手中的九千兵馬。

隻可惜朝廷並沒有就方雲在山東翻雲覆雨做出什麼激烈的反應,方雲又巧妙地利用山東百姓的民心,化解了不利於他的官場形式。

限租令順利推行之後,方雲對山東的掌控力度進一步加強,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山東財政收入基本納入了方雲督軍府的掌控。

因此孫元化被調走之後,方雲對軍隊的掌握力度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加強,因為不管是破虜軍,還是山東原來的營兵,軍餉都是由督軍府負責。

劉澤清要是不聽話,方雲什麼也不用做,直要斷了劉澤清的軍餉,他麾下幾千人就得去和西北風了。

崇禎不敢斷遼餉是因為他擔心遼東軍會兵變鬧餉,但是方雲就完全沒有這個憂慮了,方雲巴不得劉澤清立刻發動兵變鬧餉了,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出兵把劉澤清給剿了。

隻可惜劉澤清也是一個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的人,現在山東的風向明顯不對勁,所有和方雲作對的人都倒了大黴,連王爺和衍聖公都奈何不了方雲。

而且劉澤清還得到消息,山東巡撫朱大典最近一直都在找人托關係,想要離開山東這個漩渦之地,對劉澤清來說,朱大典可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大佬,可現在連大佬都因為被架空了,在山東待不下去了,更何況自己區區一個山東總兵。

知道朱大典要走的消息後,劉澤清心裏是絕望的,如果朱大典願意帶自己走的話,劉澤清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追隨朱大典。

哪怕朱大典是文官,文官雖然瞧不起他們這些武人,但同樣也不會幹涉到軍隊內部,這樣至少能軍隊還是他劉澤清的。可要是繼續留在山東,早晚會被方雲吞並。他看似一鎮總兵,可除了指揮權,其他什麼權利都沒有,就連想吃點空餉都極為困難。

隻是可惜如果朱大典還在山東當巡撫的話,劉澤清這個山東總兵對朱大典來說還有些用處,可朱大典現在已經打定主意不在山東幹了,甚至連自己的撫標營都解散了,一個山東總兵對朱大典來說,已經沒有了一點利用價值。

朱大典有同僚,師兄師弟,東林黨官員的幫嗎,隻要在花些銀子,想要離開山東去別的任職,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劉澤清就沒有這個能力了,他要是想主動離開山東,隻有辭職一套路可選。

但劉澤清好不容易才混到山東總兵的位置,自然不甘心就這樣掛印而去,重歸於江湖,所以明知道方雲會吞並他的兵馬,劉澤清也隻能選擇繼續留在山東。

方雲也沒有和劉澤清見外,不光是登萊總兵、還是山東總兵,都是營兵製,編製可以任由主將修改,所以方雲將劉澤清統帥的山東鎮改為破虜軍守備第一師,將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山東兵改為破虜軍守備第二師,每個師下轄三個團。

這樣一來,整個山東就隻有一支軍隊,那就是破虜軍。當然對山東兵馬的改編,隻是換了一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