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賺這麼多!”
黃永南當即心動了,仔細一想又覺得吳德明眼光看的就是遠,方督軍麾下九萬大軍的土地都在遼南,建奴要是把那些士兵的莊稼都霍霍了,幾萬士兵可不得找建奴拚命嗎。
小股建奴士兵到遼南去搗亂關係不大,遼南那麼大,他們能不能找到自己土地都是問題,就算自己點背,莊稼被建奴禍害了,最多也就一兩次損失有限。
至於安全問題,黃永南又沒有打算要去遼南,買完地之後,直接交給農民種就行了,這年頭還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至於另外土地要交田賦稅問題,其實這壓根就算是問題,因為除了那些有特權的人之外,大明那個省的土地不要交田賦稅啊!
一萬一千兩,隻靠坐地收租,要賺這麼多銀子,至少得六萬畝地才行。黃永南名下四萬多畝地,一年的收入也就七千兩左右。而且為了盤下這下土地,他不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還得罪了很多人。
現在有個這麼好的機會,隻要出的錢價就行,還有吳德明探了路,再不買,黃永南都覺得對不起自己了。
當天,黃永南掏了家底了,足足拿出十萬兩銀子,跑到青州府購買了兩萬五千畝荒地,然後又在青州官府的幫助下,向山東發出了招工信息,兩萬五千畝,需要六百多戶農民工人。
別看一個府可能隻有十來個向吳德明、黃永南這樣精明的人,但山東可是擁有六府十五州,數量就上去了,而且登萊兩府還有大批跟著方雲發家致富的商人,售賣土地的消息一出現,這些人就紛紛跑到青州府買地來了。
區區一百萬畝地,不到半個月就賣光了,還有數十名手握重金的地主、商人因為來晚了,土地已經賣光了,竟然找到了王永民,問他能不能再出售一批土地,讓王永民苦笑不得,土地還是有的,遼南這麼大,盡管大多數地方不適合開墾,但整出幾百萬畝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農場模式現在還隻是試行,效果怎麼樣,王永民也沒有把握,而方雲隻見過後世農場,在明朝末年實行農場管理模式,方雲同樣沒有絕地把握,保險起見,還是不能把願意響應自己政策的有錢人一次性全坑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方雲還得留著土地來安置百姓呢,不然怎麼和山東的地主們鬥,而且大明可不止隻有一個山東省,所以大明本土的土地隻不能大規模地買賣的。
一定要賣地花,隻能等以後打下朝鮮在賣了,那裏的土地多得是。
四百萬兩銀子入賬,從山東移民百姓去遼南進行了非常順利,第一批轉移的就是士兵的家屬。
雖說隨著破虜軍的崛起,中高級軍官已經擺脫了窮人的身份,可士兵大多數都是來自於窮苦家庭出身,當他們的家人知道去了遼南之後,就能分到五十畝軍田,還能有什麼意見,種自己地跟種地主的地能一樣嗎。
九萬軍人的家屬加起來有四十多萬人,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將他們全部轉移到遼南,多出了四十多萬人後,遼南立刻充滿了生機。
不過這距離方雲的目標還差的遠,方雲的計劃是,在半年之內,從山東轉移兩百萬百姓到遼南,現在才四十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