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高家倒台(2 / 2)

朱大典已經向皇帝呈遞了幾十封彈劾方雲的奏折了,可都石沉大海,因為方雲又將查抄所得銀子分了一半給崇禎。

碰上方雲的這樣對手,朱大典一時間竟束手無措,別的奸臣都是賄賂皇帝的身邊的臣子,這樣朱大典還能聯合東林黨成員以皇帝身邊有奸佞為由,請皇帝鏟除奸佞,肅清朝綱,做一個盛世名君。

可方雲不同,他吃準了皇帝缺錢用,直接向皇帝行賄,而且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兩,這下朱大典就沒有辦法了,對皇帝他隻能勸諫,總不能讓皇帝幹掉自己,可是皇帝明顯聽不進他的話。

朱大典也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他無法給朝廷弄到錢,沒有錢,朝廷就發不了軍餉,賑濟不了災民。

這種情況下皇帝能聽他的話,真要那樣,山東的官場可能會從此太平,但是大明境內又不知道有多少的軍隊要鬧餉,多少百姓流亡。

可弄不到錢能怪自己,朱大典不這樣認為,自己可是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人,向方雲那樣對商人巧取豪奪的事情他可做不出起來。

再說商人不也是大明的百姓嗎,這兵荒馬亂,走南闖北地做點生意容易嗎,人家也是憑勞動賺錢,憑什麼破虜軍的軍費要他們來攤付,真要一視同仁的話,那農民買賣糧食的時候,不也是商品交易嗎,為什麼不向農民收商稅。

雖然皇帝現在不停自己的,但是朱大典沒有放棄,他還在繼續寫奏折彈劾方雲,他認為皇帝隻是一時被方雲提供的銀子遮蔽的雙眼。

但皇帝早晚還是會認清方雲那醜陋的本性,就像當初清查奸臣魏忠賢一樣,他現在要做就是搜索方雲枉法的證據,等皇帝準備對付方雲了,就是給方雲補上幾刀的時候了。

朱大典怎麼想,方雲可不會在乎,在獎勵了舉報高價商隊那名百姓八百三十兩銀子之後,幾乎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有百姓來軍營舉報。

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商隊被軍隊包圍的情況,山東兵,白杆兵,破虜軍士兵頻繁出動。

三支軍隊中,戰力最強的自然是破虜軍,其隨其後的就是白杆兵。

白杆兵可是敢在野戰中和建奴騎兵硬抗的長槍兵,他們所持的白杆槍是用結實的白木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

白杆兵不單戰術水平過硬,士兵也非常勇猛,敢於和對手以命搏命,不像其他明軍,打不贏轉身就逃跑,白杆兵打不贏就和敵人拚命。

當年努爾哈赤都不敢和白杆兵硬拚,為什麼,還不就是因為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更何況還是一群不要命的。不是建奴打不贏,而是建奴就那麼點人,玩不起和白杆兵這種拚命的打法。

走私商隊碰上了白杆兵,要是老老實實投降,還能保住小命,要是想玩硬的,那真就等於是雞蛋撞到了石頭上,白杆兵絲毫不會對他們客氣,直接衝上去肉搏。

他們都是結成軍陣,每次出擊都是幾十支長槍同時劈刺,任由對方武藝再高,也難逃成為槍下之鬼的命運。

僥幸沒有被看中的,長槍上還有鉤,白杆兵拉一下鐵環,便可將對手拉到身邊來,然後一個錘擊一切就搞定了,白杆兵衝殺過後,對手不是被捅成了血窟窿,就是缺胳膊斷腿,比破虜軍可血腥多了。

至於山東軍,雖然戰鬥力最差,也就比州兵強一點點,但是他們人數多。五百人一隊,長槍兵、弓箭兵、刀盾兵齊備,遇上敢反抗的商隊,先弓箭兵齊射幾輪,然後在刀盾兵、長槍兵一擁而上。

像高銘那樣直接派州兵去保護走私商隊的畢竟是少數,碰上軍隊的這種打法,大多數的商隊護衛都是招架不住的。

一時間大量的走私商隊紛紛落網,走私的規模越大,落網的幾率也就越大,一旦被軍隊鎮壓,所有的貨物通通沒收,大批參加走私的商人立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