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壓製破虜軍的火炮,就隻能分散破虜軍的火炮,令他們無法集中起來轟擊自己攻城部隊,不管事紅衣大炮這樣的重型野戰炮,還是虎蹲炮這樣輕量級的火炮,都是集群火力給敵人造成重大殺傷的,如果隻有一兩門的話,殺傷力就很有限了。
原本為了集中兵力攻城,皇太極把攻城部隊集中在城門附近幾十米,現在為了避免遭到破虜軍火炮的集中打擊,皇太極將攻擊範圍一下子誇大到了三百多米。
為了彌補因為攻擊範圍誇大而被稀釋的兵力,皇太極又投入了五千人馬到攻城部隊序列。
轟轟轟……
一股股硝煙騰空而起,密集的霰彈橫掃而出,朝著剛剛衝上來為建奴提供掩護的建奴弓手,弓箭兵的陣型瞬間就被打成了篩子,一大片建奴弓手當場倒地身亡,還有許多則是躺在地上慘叫。
緊接著又是幾十發野戰炮炮彈和重炮炮彈飛了出來,射入了一波攻城的建奴部隊中,犁出了幾十條帶血的通道。
不過長達三百米的戰線上,還有更多的攻城部隊在瘋狂地往城門樓下湧來,在督戰隊的約束下,就算是被火炮集中,死傷慘重,弓箭手也沒有四散逃離,則依舊在和城頭的破虜軍頑強的進行對射。
每一分鍾都有數千支箭矢射出,城牆上已經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同樣,城牆上也有數千火槍兵正在和遠處的建奴弓手對射,而且火槍兵一個個躲在女牆後麵,完成裝彈後隨即冒頭射擊,打完就把腦袋縮了下去,不斷的殺傷著建奴的有生力量,傷亡率比建奴的弓箭兵要小的多。
不過在弓箭兵的掩護下,攻城的漢奸部隊和建奴部隊在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後,終於是殺到了城牆下麵,開始架設雲梯攻城。
破虜軍士兵的反擊和東西兩麵的守軍一樣,先是朝城牆下麵敵軍最密集的地段扔手榴彈,由於攻城的敵軍太多,連續投了十多輪手榴彈之後,才用虎蹲炮射擊,最後才是火槍齊射。
漢奸部隊遇上這樣的攻擊,除非是建奴士兵拿著刀就站在身後監督,否則肯定會敗退下去,但是攻打北門的一萬五千人當中有一萬滿八旗士兵,這些士兵個個悍不畏死。
炸死了一批後麵立馬就會補上來,火槍射倒為了一片又會有更多人衝上來,而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數百名弓箭兵衛攻城部隊提供掩護,甚至有一部分弓箭兵衝到城牆腳下與破虜軍士兵對射。
建奴士兵都被當成炮灰往上衝,那五千漢奸部隊就更不用說,傷亡什麼的根本都沒有時間統計了,死了一批直接填上一批,一直到無兵可填為止。
城頭上火槍,火炮,手榴彈,檑木,滾石齊下,子彈射入他們的身體,炮彈將他們打馬蜂窩,手榴彈更是把他們炸的屍骨無存,檑木滾石將他們砸的腦漿迸裂,很快地上就堆滿了一具具的屍體。
不過衝過來的士兵越來越多,就像是潮水一樣,建奴已經殺紅了眼了,他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害怕,所有的攻城士兵心裏都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殺到城上去。
在這種高強度亡命的衝鋒下,有不少建奴士兵和漢奸士兵突破了從重重火力打擊,登上城牆,雖說很快又被打了下去,但是卻讓下麵的士兵看到希望的曙光。
於是殺上城頭的士兵越來越多,城牆的破虜軍仿佛被打得節節敗退,但其實在城牆上麵,足足有數千火槍兵排成數個軍陣,嚴陣以待。
城牆上的位置畢竟有限,方雲空有上萬人馬,但是每次能夠投入戰鬥的兵力卻隻有幾千人,火力優勢無法完全利用。
而建奴這樣不惜代價,不計傷亡的攻擊方式又給破虜軍帶來了不小傷亡。
為了減小傷亡,每個一段時間,方雲就會開放一段缺口,又在缺口後麵集中大批火槍兵射殺這些殺到城頭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