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祖製!(2 / 2)

不需要在整天陰謀詭計的算計他人,這個時候周延儒最想做的就是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了,最好就是能像當年神宗時期的張居正一般,天下軍政大事都有他這個首輔來裁決。

本來首輔執政,最大的阻力應該是來自於皇帝,因為天下軍政大事都是由皇帝來裁決的,周延儒想從搶皇帝手裏的權利,不管是哪個皇帝都不會樂意。

不過周延儒並沒有遇到這個的困惱,崇禎也沒有過分的逼迫他。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從皇帝手裏搶權利的機會,也不是崇禎太厲害,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而是因為朝廷太窮,周延儒發現自己什麼都幹不了,連權傾朝野的機會都沒有,也就談不上會被崇禎忌憚了。

但周延儒到底浸淫官場幾十年,鬥爭經驗豐富的很,自己是怎麼上位他心裏很清楚,所以即便他是支持征收商稅的,但是卻從來都沒有表現出來,就算在無能的首輔也還是首輔,沒看到大家都搶著做嗎。

沒有錢,大不了就不幹實事唄,可要是覺得自己當上首輔了,翅膀硬了,魏忠賢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東林黨的實力有多強,周延儒可是親眼見證過的。

不過孫元化提出隻在山東征收商稅結局軍費問題,以山東數千萬百姓為基礎,解決兵源問題,讓周延儒看到解決遼南都司軍費的辦法。

首先山東的官員不如東林黨那樣樹大根深,就算山東的官員全部加起來,也不會是自己這個首輔的對手,而且山東到現在還沒有將孔有德的叛亂徹底平息下來,甚至還有蔓延之勢。

這又是一個絕佳的借口:破虜軍負責進入山東剿滅叛亂,山東百姓負責解決破虜軍的軍餉,簡直不要太完美。

其次,為了不讓朝廷找到借口,減少遼餉的供應,以東林黨為首的一大批官員都必須站在自己這邊,一起對付山東一係的官員,因為如果不讓山東的官府和商人為破虜軍的軍餉買單,那就隻能用遼餉來為破虜軍的軍餉買單了。

這也是崇禎會把軍餉的問題拋給畢自嚴的原因,崇禎和周延儒都知道,戶部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銀子,破虜軍和遼東軍一樣都在遼東地區作。

正如畢自嚴所說,破虜軍的存在必然讓遼東軍的壓力大減,戶部拿不出錢,畢自嚴建議從遼餉中分出一部分給破虜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東林黨的人已經反對了從遼餉中撥出一部分銀兩,如果在反對從山東征收商稅解決遼餉的方案,那他們至少有一半人要下崗回家待業了。

有了畢自嚴趟雷之後,周延儒的信心十足道:“遼餉不能動,但是遼南都司的軍餉問題也要解決,現在隻有一個辦法,那就征收商稅。”

嗡!

整個朝堂頓時炸翻了天,文武官員們甚至都不敢相信這話是從周延儒的嘴裏說出來的,要知道,幾年前,就屬周延儒對征收商稅反對的最為徹底。

眾人的反應早在周延儒的預料中,通過眾人的反應,周延儒知道自己以前從來不談及商稅的方向是對的,否則估計早就下台了。

不過這是周延儒倒是不怕,不管不顧道:“這次征收商稅隻在山東進行,而且隻征一年,解決遼南都司的軍餉即可,破虜軍的隻有區區幾萬人,一年的軍費有一百萬足夠了,平攤到山東個各府已經登萊兩府,每個府也隻需要征收十餘萬兩商稅而已。”

“周大人此言下官不敢苟同,輕商稅乃是我朝祖製,豈能因為遼南都司和區區破虜軍擅改祖製!”

一聽這句話,坐在龍椅上的崇禎頓時就怒了,祖製!祖製!這些文官就是喜歡用祖製來堵自己的嘴,冷聲道:

“此一時彼一時,豈能同日而語!而且太祖爺在位時,隻要發現貪官,統統剝皮實草,夷滅三族,這條祖製是不是也要繼承下來!”

“聖上不要轉移話題,我等反對征收商稅,都是為了大明江山考慮,當年神宗皇帝隻是征了礦稅,便引得天下大亂,如果全麵征稅商稅,百姓必然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到那時,我大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