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王永民也知道,百姓不是不願出來消費,而是他們手上沒什麼錢,人家是真的消費不起,所以王永民覺得自己必須要為百姓找點財路。
這些衣褲鞋給百姓製作,時間上肯定是沒問題那是肯定的,因為人的數量在那裏,而且古代講究男耕女織,所以基本上成年女子都會織布做衣,不光是成年女子,那些隻有十三四歲女孩也一樣會。
而開墾荒地有哪些成年男子認就足夠了,二十多萬百姓裏麵,成年男丁有九萬多人,當然有近兩萬是老人,但是剩下的七萬人一天平均也能開墾六萬畝荒地,這還是因為牛的數量不夠。
隻是這個數糧已經足夠了,七十五萬畝荒地,也就是十幾天的功夫,就算加上打井和修水利設施,也不會超過二十天,所以開墾的人手很充足。
剩下的十多萬人,有七萬是成年婦人,而且做衣服這種活,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能做,甚至速度還比年紀的婦人要更快。
如果布料和棉絮的糧足夠的話,他們三天就能做出一件棉衣,七萬人三天就是七萬件,三十萬件也不過四天半的時間。
這樣百姓也能賺到錢,又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方雲交代下來的任務,王永米當然毫不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那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
方雲滿意點了點頭,王永民提的這個辦法的確比他自己說的辦法更有效,方雲不得不承認之前自己有些狹隘了,總是向把所有能賺錢的機會都攬到自己手裏。
王永民沒有直接通過政務廳將製作衣物的事情交給百姓,政務廳畢竟代表的官府,老百姓給官府做事,總是會不放心,哪怕王永民承諾會按量給他們工錢,百姓也不敢完全相信,畢竟官府要是想賴賬的話,他們拿官府一點辦法也沒。
況且就算官府真的給他們錢,他們拿著也不放心,這年頭從來隻有百姓給官府交錢,還沒聽說過官府給百姓發錢的。
王永民不想因為這樣影響到百姓們的積極性,因此他決定向商人下訂單。為此他決定把紡織廠也交給商人來辦,這樣百姓等於是給商人幹活,這個錢他們就領的心安理得了。而且因為工錢是多勞多得,還能催發他們的積極性。
而這一切都是純商業的行為,交給商人去做反而比他們政務廳出麵更加合適。
政務廳隻需要負責付錢和驗收就行了,當然監督也是必須的,王永民本意可是想通過這批冬衣,給百姓創造一些收入,要是商人給出承包給百姓的價格太低,王永民可不是不會答應的。
不過監督隻是備用手段,選擇一個靠譜的商人也非常重要,為此王永民還專門去問了一下方雲有沒有好的人選可以推薦。
方雲當場就把許富貴推薦給了王永民,他推薦許富貴,一是因為許富貴隻最早投靠他的商人,扶持許富貴是很有必要的。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許富貴之前不願意和張崇德等人同流合汙,賺取百姓血汗的行為給方雲留下了印象,這年頭這樣有原則的商人差不多要絕種了,更多的商人則是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不計後果,甚至連國家都能出賣。
方雲這麼一說,也認為許富貴比較可靠,所以就把許富貴找來談話了。
對於這樣送上門的發財機會,許富貴當然是不會拒絕了,至於王永民提出承包給百姓的價格要相對高一些,許富貴更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這可是五萬兩銀子的大生意,就算分出一半的利潤給百姓,他也還能賺兩萬五千兩銀子,布匹的原料價格也不高,如果時間來不及,他還可以一邊直接向百姓或者其他商人購買,總之這單生意純利潤至少也能有一萬兩,而且隻需要十天半個月就能搞定,這不撿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