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瘋漲的糧價(2 / 2)

糧商們在趁機賺取暴利的同時,紛紛開始往方雲身上扣屎盆子,這個說方雲每石征稅五錢,那個誰方雲每石征稅一兩,今天買二兩一石還能賺點,明天買三兩一石都可能會虧本。

更可笑的是,其中還有一大批的通過陸路販賣糧食的,竟然也以方雲設卡收稅的為借口,將糧食的價格漲到了三兩銀子一石,將老百姓所有的仇恨都轉嫁到了方雲的頭上,也不知道方雲是怎麼隔著幾百裏向他們征稅的。

明朝不是後世社會,老百姓也沒有其他信息來源,隻能商人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當他們知道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因為方雲設卡向商人征稅,立刻就把方雲打入了大貪官,大奸臣的行列。

似乎是為了驗證商人的話,又過了兩天,麥米的價格竟然上漲到了四兩銀子一石,比遼東地區的糧價都要高了兩倍。

這個時候還沒有斷頓的的百姓也陷入驚慌失措,六神無主的地步,生活在城裏的百姓,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土地的流民,他們就像是後世的農民工進城一樣,靠給別人打工賺取生活費。

他們的工錢大部分都隻有一兩一月,原來糧食五錢一石,除去買糧的錢,他們還能有點餘錢買些其他的生活必須品,可是現在一天幹到頭,連吃飯都吃不起了。

此外,哪怕是種田的農民也同樣陷入了糧荒的處境,他們的家裏雖然有少部分的存量,可糧商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前一段時間,以六錢到八錢的價格,將農民手裏餘糧全部買走了。

為了消除農民的顧慮,糧商們還讓自己的糧行繼續以五錢銀子一石的價格出售糧食,並且還向農民解釋他們是急需一批糧食賣到遼東去,遼東的糧價高於登州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農民也不疑有他。

再說農民雖然能夠自產糧食,可油鹽醬醋,衣服鞋子等等一係列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需要用錢買的,所以他們平時也會賣一部分糧食換成銀子去購買這些生活用品。

所以當糧商以明顯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糧食,農民們想也沒想就把手裏的餘糧賣了,反正糧食吃完了之後,可以到糧鋪去買,隻是讓農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都是糧商下的套。

原本四五石糧行足夠讓農民們堅持到秋收,不過換成銀子之後,現在連一石糧食都買不起了。

可是沒有糧食肯定不行,就算是傾家蕩產也還是要買糧食,不過如此一來,百姓們都恨方雲,如果不是方雲,糧食也不會漲到這麼高的價格,他一個人貪錢,卻坑苦了他們。

登州城的糧食開始漲價之後,如同瘟疫傳播一樣,迅速擴散到了整個登州府,在不到七天的時間裏,整個登州府的糧食價格都攀升到了四兩銀子一石,如同商人們預料的那樣,整個登州府都陷入了混亂中,百姓人心惶惶。

不過畢竟時間太短,還沒有達到商人預期的那種民不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