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花錢如流水(2 / 2)

方雲心裏清楚,按照自己給的護衛待遇,護衛隊幾乎可以說要多少人都能招的滿,關鍵要有威信,要讓別人信服,這才是方雲真正在乎的。

今天過後,方雲相信下次在召集佃戶,會有更多人響應自己的號召,這一點從那些落選的佃戶失望、急躁的表情就可以看的出來。

“鄉親們,大家稍安勿躁,聽我說一句,落選的鄉親們也不要失望,雖然你們因為各種原因落選了,但是方家的大門會一直為你們開著。

我可以告訴你們,護衛隊的指標還有很多,除了在座的諸位之外,你們子侄輩隻要年齡超過十五歲的,都可以前來參加選拔。

當然大家也不用擔心他們無法通過選拔,年紀小選拔的標準也相對也會降低,但是隻要通過選拔,我之前承諾的待遇不會變。”

實際上方雲更想要那些隻有十六七歲的少年,因為他們的可塑性更高,學習能力也更強,這對方雲以後的發展尤為重要。

“太好了”

“多謝方雲少爺!”

“方雲少爺真是我們方家莊第一大善人。”

聽到事情還有轉機,原本已經絕望的佃戶們一個個又恢複了神采,特別是那些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很多人的孩子大的都有十七八歲了,小的也有十多歲了。

古代農村結婚很早,明朝的法定結婚年齡男的是十六歲,女子是十四歲。而這已經算年齡比較大的了,唐朝和宋朝男子的法定結婚年齡隻有十五歲。

什麼時法定年齡,也就是說男人到了十六歲就可以領結婚證了,就像現在社會男人到了二十二歲可以領結婚證一樣,當然在明朝可沒有結婚證領。

雖然說是二十二歲才可以領結婚證,可實際上很多事二十歲不到就開始當爸爸了,這個現場在明朝就更普遍了,按照這個推算,三十五歲的人,有一個十八九歲大的兒子在明朝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兒子能夠入選,對於佃戶來說,甚至比他們自己入選還要高興。不少家裏有幾個兒子的佃戶心裏已經暗暗下了決定,回去之後,就讓家裏的小崽子都去參加選拔,隻要有一個通過,他們的壓力瞬間就能減輕一半以上。

十多歲的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佃戶們基本上全家人都一直處於半饑半飽的狀態,怎麼會有條件讓孩子敞開肚子的吃飯。

如果能夠被選為方家護衛,不僅每個月能為家裏提供二兩銀子,連他們自己吃飯的問題也解決了,這樣一舉兩得好事情,也難怪那些超過年齡標準的佃戶們會喜出望外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答多了,分發糧食的事情,主要由方大山和剛剛成為護衛的佃戶們負責,方雲隻負責點名以及和佃戶們一一握手。

別看這隻是一些小手段,但是卻能讓他們記住,這些恩惠都是自己給他們的,誰才是他們真正的東家。

當然這一點是方雲從後世學到了,據說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是用的就是這招,效果也很好。後來革命黨造反,清廷最精銳的北洋六鎮新軍,除了袁世凱,就沒人調得動。

佃戶們分糧食的積極性還是很高,一萬多斤麥米,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分光了,手裏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心裏還有期望,所有的佃戶都興高采烈的滿載而歸。

“少爺,這次我們無償分發出去了一百多石糧食,相當於五六十兩的銀子。如今府上又多十二個護衛,每個月要花費二十四兩銀子的月錢。

再加上他們的吃喝穿衣,每個月至少要四十兩銀子,我們方家雖然有錢,但是家大業大,如今又沒了進項,這...”

方雲和方大山那邊幹的是風風火火,可真正著急的人卻是方福。作為方家的大管家,除了方家具體有多少錢的事情,他不知道之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經過方福的手來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