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方安棟還還活著的基礎上,沒錯方安棟已經死了,殺死是造反的流民,而方雲現在所處的年代是明朝崇禎年間。
也正是因為方安棟的死,導致方雲和他娘王氏失去了最大支柱,才有了後來一係列的事情發生。
方安棟的爹也就是方雲的爺爺,原本隻是小地主,等方安棟考中舉人之後,他們家的土地不知不覺開始成倍擴張,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商人和鄉紳直接送的。
方安棟雖然一心想要做出一番業績,但是他卻不是不知人情世故的傻子,對這種事向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方安棟當過很多任的地方官,經驗豐富,算是官場上的老狐狸。
每到一個地方任職,本地的大戶們都是先送土地,送銀子,你收了,大家自己人好說話。
如果不收,也沒關係,他們也有的是能耐,讓你輕則丟官去職,嚴重的話,掉腦袋都是有可能的。
方安棟雖然想幹點實事,但是他首先要做的還是包住自己的烏紗帽,然後才會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為老百姓謀一點福利。
方氏家族也借著方安棟的光,購買了大量的土地,要知道在古代,土地不管是對地主還是農民來說,都是命根子一樣存在,即便是有錢,也不是那麼容易買得到的。
也隻想方家這樣,必須出現一個當官人物才行,所以才會有那麼讀書人對科舉趨之若鶩。
在方雲的爺爺過世之後,方家的土地已經到達了一千頃數目,在文登縣的地主裏麵,也能排進前二十名了。
這次方雲被打,主要原因就是‘分髒不均’,方安棟是獨子,但是他卻有不少堂兄弟。
這些人在方安棟發跡之後,就像狗皮膏藥一般貼了過來,方安棟沒死之前,一個個都像哈巴狗一樣圍繞在方安棟身邊,凡是是方安棟說的話,他們絕不敢說半個不字。
可是方安棟一死,他們立刻變了臉色,甚至有些變本加厲,似乎要把以前失去的尊嚴從方雲母子身上討回去。
完全沒有念及王氏和方雲這對孤兒寡母也是方家之人,方安棟的後事剛處理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和對王氏母子下手。
方家這一千頃地,有八百頃是在方安棟當官的這段時間購買了和開墾的,平時都是交給方安梁等人打理,由王氏監管,地契也都在王氏手中,那時方安棟還在,方安梁等人也不敢有任何分外的想法。
現在方安棟死了,王氏自覺有些勢單力孤,為了獲得方家族那些叔伯兄弟支持,王氏決定分出三百頃給他們。畢竟自己現在沒了靠山,原本不怎麼重要的家族勢力現在也成為不可或缺的了。
可是王氏萬萬沒想到,以方雲的二叔方安梁為首,三叔方安濤,四叔方安澤等一大幫宗族之人,覬覦方安棟留下的家產,哪裏是三百頃能夠打發得了。
如今王氏和方雲已經沒了靠山,方安梁等人更是毫無顧忌。很快,方安梁便以大家都是方家子孫為由,又借口當年方安棟買地和打理土地的事都是由在他們來操辦,大部分銀子都是有他們支付的,三百頃地根本不夠。
按照他們的說法,方安梁功勞最大,至少也分二百五十頃土地,方安濤,方安澤次之,每人沒有兩百頃也得分一百八十頃,除此之外,還要撥出一百五十頃交給族裏,分給其他家族之人。
這樣一來,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方雲反而隻能得到不到三百頃的土地。
王氏嫁給方安棟幾十年,掌管方家也有十多年了,土地重要性她心裏一清二楚,而且方家一向都是以她為主,她當然不會同意這樣的分法。
她之所以願意拿出三百頃土地,都是因為考慮自己和方雲兩個人孤兒寡母的,萬一有些突發事件,還需要這些家族同宗的人照應一下。
讓王氏萬萬沒想到的,恰恰是這些被自己認為可以相互照顧‘宗親’,差點就把自己兒子給打死了。
“我竟然穿越到了崇禎四年,這下怎麼辦,要不了多久,大明可就要滅亡了。”
方雲雖然不是什麼曆史學家,但是一些基本的曆史他還是知道一些,尤其崇禎這個頗具爭議的明朝皇帝,更何況同一時期的人還有不少。
比如說讓‘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史上名氣最大的漢奸之一吳三桂,流民起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滿清韃子的皇帝皇太極、多爾袞等名人。
當然方雲更關心的是,現在已經是崇禎四年了,再有十三年,明朝就要滅亡了。
那時候,自己也才二十九歲,放到現代社會,也就剛畢業幾年而已,真是一個男人一生最好的奮鬥階段,即使是在大明,也還不到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