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大街上人來人往,人人衣著光鮮步履匆匆,看似健康的身體中隱藏著多少生病的隱患呢?如果你每天忙碌忽略了運動,如果你每天總是重複著自己喜歡的飲食偏好,如果你每天總沒有時間顧及早餐又天天熬夜加班,那麼你有一天會被自己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帶來的疾病所困擾。與其等大病釀成花費高昂的醫藥費來讓自己身體受苦,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依據傳統醫學中的未病先防的思想來為自己的身體投資呢?

中醫在養生這一方麵的作用還是被大家所認可的,雖然對於西醫和中醫的爭論在很久以來一直沒有停息。傳統醫學在近代一直被那些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人所詬病,他們認為中醫就是陰陽五行八卦,就是看相辯骨看風水和愚弄欺騙,以至於出現了孫中山寧可等死也不準看中醫的現象。但是我們需要知道,中醫從黃帝以前就開始為中華民族祛病養生了。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中醫積累了很多的有效經驗,並引進了諸子百家思想,包括道家易經中的陰陽學說,以及後來出現的五行學說,中醫的這些說法很多都得到了現代醫學的印證。比如人體在春夏應該早起晚睡積攢陽氣,在秋冬應該晚起早睡,保留身體中的陰氣。這也正好應對了天地五時的規律,是對長壽養生非常有益的。

西醫現在已經陷入了和病毒的無休無止的戰爭當中,因為西醫的理論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炎症就吃消炎藥,乳腺癌就把乳房割掉,再不就是換器官,手術費和醫藥費變得越來越高。雖然中醫中也有華佗刮骨療毒剁腦取涎的醫術,但中醫更多的是從整體上來看問題,因為人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中醫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有一個整體觀,而不是無休止的舍本逐末。中醫還將人的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結合,將內在的身體基礎和外在的氣候環境結合,再加上相應時節的食物調養,以此來從一個宏觀角度來告訴我們怎樣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其實中西醫也並不是完全對立,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中西醫的關係就好比計算機軟硬件關係。軟件是信息科技中最特別的事物,它是人類製造的第一個無法從硬件中用肉眼看到的東西,如果不明白有軟件的存在,直接用解剖計算機硬件的方法,無法證實軟件的存在。人體的功能比計算機複雜千萬倍,從信息科技的觀點來看,人體不可能隻是單純的硬件,必定存在著我們無法用解剖學驗證的許多軟件。中醫學的許多理論和概念,很可能就像計算機的軟件一樣,永遠無法從解剖學中得到驗證。

一台沒有軟件,硬件齊全的電腦,不過是一台並不能工作的裸機。人們不會覺得奇怪。通常電腦暫時不能工作,多是軟件的問題,電腦專家多是修複軟件後電腦就可恢複工作。但一個人檢查不出問題,卻不能很好工作,中醫說是氣虛,西醫大為不解。一定要查出一個“病”來,於是X片、B超、血生化、肝腎檢查、CT、核磁共振……結果仍不得而知,這使病人如臨大敵,深恐自已已患絕症,一個小疾花費少則幾百元,有時數千元,甚則萬元。醫學的終極目的應該是使病人恢複健康或是維持健康,而不是其他。

中醫將人生下來的不同體質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體質,因為他們有不同的體征和性格以及生活習慣。根據不同體質,用藥和養生也是很有講究的,這是中醫在細微末節上的認真。中醫的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做法讓養生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中醫還將人體的各個器官通過五行學說形象化,歸納出五行藏象學說。中醫還將我們的飲食,我們的情誌以及五官所能感覺到的味道、氣味,聲音、顏色等歸納出它們的性質,從宏觀角度來說中醫也要比西醫來的高明的多。

比如你得了感冒,你或許會選擇一些常用的感冒西藥,這些藥可以消除鼻塞、噴嚏、或是鼻涕、咳痰等症狀,但是你的身體仍然不舒服,而中醫會根據你的傷寒(感冒)分析得很清楚,內傷寒用什麼藥,外傷寒用什麼藥,以及你自己本身是什麼樣的體質,哪些藥對你來說事半功倍而且藥到病除不留根,這些中醫都會加以辯證分析。這就是中西醫的區別,中醫更加針對的是本質問題。

現在我們總是生活在匆忙之中,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忽略了自己身體的預警信號,出現了小病小恙都不放在心上,其實疾病像養生一樣,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過程。我們需要從第一個階段就把疾病壓製在萌芽中,中醫的理論就是要想不生病就要主動的去防病養生鍛煉身體,這樣體質堅強以後,人就會百病不侵。

當前中醫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被得到認可,尤其是中醫中的穴位針灸按摩,以及副作用小又廉價出奇效的中醫藥。相信隨著祖國的強大,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傳播,中醫一定等夠在更大範圍內造福人類。

希望本書能夠給您帶來健康,帶來對自己身體的全新認識,帶來養生的法寶以及全新的生活態度。也希望您及時指出本書中存在的錯誤漏洞,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本著對生命高度尊重的態度來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