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人生中的“三天”書

卷首開言

作者:卞恩鴻

教師的一生要教多少天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教師的一生隻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教好這三天的書,就教好了一生的書。

昨天的日子很長,隻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將來。昨天教書平庸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教學名師,昨天馳騁教壇的人將來可能淡為庸人,世上沒有永遠的勝利,也沒有永遠的失敗。我們不必為昨天教書育人的挫折萎靡不振,也不必為昨天的輝煌狂妄自大,隻有把過去的挫折和輝煌都作為今天的墊腳石,才能攀登美好的明天。

年輕氣盛的我,曾經體罰學生,導致學生鼻孔流血,所以後來不敢再動手,連“懲罰”都不敢。在教學上我一直不敢鬆懈,除了課堂教學使出渾身解數,還在教育教學研究上下功夫,20年來,陸續發表了30多篇論文。去年,我成功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申報職稱之後,我沒有鬆懈,又成功申報了省級研究課題,計劃以課題為載體,進行教學研究,發表專業論文。

今天的時間很短,隻有24小時,而且正在不停地縮短。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處,接力棒交得好,便會走向輝煌的明天;接力出問題,便會前功盡棄。麵對今天,我們不要總是懷念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隻有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今日事,今日畢,如果總是麵對今天望明天,結果不但今天沒有經營好,明天也將悄悄地溜走。

今天要做的事很多,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開會、業務學習……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教學工作。今天,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份作業,輔導好每一名後進生,足矣。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而今天則是你唯一擁有的現金,所以應當聰明地把握。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爾若愛千古,爾當愛現在。昨日不能喚回來,明天還不確實,爾能確有把握的就是今日。”過去的,少去回顧;未來的,不要空想;抓住現在,做應該做的。明天的重擔加上昨天的重擔,必將成為今天的最大障礙,要把未來和過去緊緊地關在門外。未來在於今天,教好今天的書,就是教好明天的書。

明天有多長?明天是輝煌還是落敗?誰也說不清。明天既向我們顯示機遇,又向我們發出挑戰。明天的希望是美好的,但路途絕不平坦,到處布滿荊棘。不管怎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美好的明天隻接納奮鬥不息者。

明天是未來,就在今天之後。為了教好明天的書,我們要練好“功”。這就是教學設計、教學表達、教學測評、教學研究、學科專業技能、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六項基本功。苦練基本功,提高從教技藝,是教好明天書的前提。練好“三字一話”(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說好標準優美的教學語言,寫好科學美觀的教學板書,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駕馭課堂教學;學會解讀教材,預設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科學地評價作業,精心命製試題,認真分析質量;積極撰寫教學論文,研究教學課題,研讀教育理論;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創造明天的是今天,創造將來的是眼前。為了迎接光明而美麗的明天,在它來臨前就先改變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盡可能地使它成為現實。

善於汲取昨天的經驗和教訓,利用今天做好新的準備,鬥誌昂揚地挑戰明天,才能教好人生的“三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