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徐林(1 / 2)

陽平集是一個農村小集市,在幾年前變成了鎮子,大魏朝廷下的敕令文書。

徐林是陽平集人眼裏的怪胎。因為他總愛瞎折騰。

徐林他爹是一個小地主,家裏五十來畝地,有兩頭牛,還有個幾個打雜的下人。但徐林一出生就克死了他爹,是他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

雖然家裏沒了頂梁柱,可也有五十畝地的租子,日子還算過得去。

他娘也算是大家小姐,家教頗嚴。三從四德,夫死從子,所以事事依著自己兒子。

徐母識得些字,所以徐林從小就讀了點書。

就讀書識字來說,徐林算是神童,三歲識千字,五歲誦古詩,七歲的時候他娘將他送到了私塾,當月就寫了幾首詩詞,把那先生驚的,直誇徐林日後必定能有大出息。

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徐林開始不務正業了。

他開始“瞎折騰”。

“我要造一艘船,鐵船!一艘比我家宅子還大的鐵船!”

鐵是不可能浮在水麵上的,這是常識。

但徐林不信,他非要造一艘大鐵船,說將來要開著這艘船航行四海。

於是,他掏光了家裏的現銀,書也不讀了,到鐵匠鋪子裏去學打鐵。

折騰了一年,打出了一艘不足一丈長的小鐵船。

鐵船下水時不但有湊熱鬧的鎮民,還有幾個漁民船戶在自家的小木船上看著,他們是來看笑話的。

八歲的徐林不覺得自己做的是笑話,他要站在鐵船上接受大家的震驚和歡呼。他想。

但現實是殘酷的。鐵船下水了,勉強能浮起來,當徐林站上去後,沉了。

在一片嘲笑聲中,徐林被撈了起來,鐵船也被拖了上來。但沒過兩天,鏽了,半個月後,鏽的不成樣的鐵船被漁民家的孩子一塊塊掰了下來,打水漂,沉入了河裏。

時間過了一年,徐林從鐵船的失敗中走了出來。於是,他又開始折騰了。

“我要造個蒸汽機,就是用水蒸氣推動機器運轉,”他說:“一旦成功了,蒸汽機就可以代替人們做很多事,人們也就不必再這麼辛苦了。”

不知道燒穿了多少個鐵鍋,又在鐵匠鋪裏折騰了不知道多久,一年後,徐林的蒸汽機做出來了。

但那個機器除了一個圓圈一樣的東西能動,其它就是一堆廢鐵,還要伴隨著燒鍋爐的濃煙和巨大的鐵塊撞擊聲。

人們不知道這麼個鐵疙瘩有什麼用。

於是徐林找來了一輛牛車,乒鈴乓啷改造了半個月,一輛不用畜力的“蒸汽車”被改造出來了。

造出來的當天,徐林開著蒸汽車,車後麵裝了一個巨大的鍋爐和半車柴禾,在陽平集轉了半圈。

以蝸牛般的速度移動,一路鐵塊轟鳴,煙霧繚繞。

行至半途,停了,因為柴禾燒完了。

他又被笑話了。

但徐林並不覺得自己是異想天開,隻認為自己還少了一樣東西,“煤炭”。

煤炭是個什麼物什鎮民們不知道,就連陽平集最年長的老者也沒聽說過。

同樣沒出過陽平集的徐林卻說道的有板有眼,說煤炭是一種燃料,一種和木炭一樣的燃料,但它燃燒的時間更長,溫度更高,它是一種礦產,被埋葬在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