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站在世界看中國,站在中國看營銷(1 / 1)

站在世界看中國,站在中國看營銷

卷首語

作者:劉春雄

營銷迎來了新的使命。

讓我們看看世界的變化。一語以概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

一個半世紀前,西方染指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洋務運動不過是想在技術上複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可惜沒能跟上歐洲的步伐。100多年前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在1949年和1979年才兩次邁開追趕的步伐,短期內複製並濃縮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以信息技術(IT)的快速進步為特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高潮到來時,中國第一次有機會站在曆史的最前沿。

人類用技術征服自然,技術徹底改變了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改變社會:第一,它不像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那樣是機器革命,而是消費革命;第二,互聯網、手持終端和移動終端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第三,信息技術正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並有可能讓傳統行業麵目全非,未來所有行業都可能是新經濟;第四,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已經使人們的生活足夠富裕,消費需求將逐步從需求的滿足變為消遣性消費;第五,正如工業的出現讓農業變傳統一樣,信息技術也將讓原來的明星行業變傳統;第六,新技術將使利益格局和財富分配再次發生變化。

可以預言,信息技術將徹底改變所有行業,並將影響國際經濟格局。如果說以前的努力隻是對領先者的追趕和複製,中國無論做得多好都隻能仰望世界的話,那麼中國現在完全有可能站在世界的最前沿,成為曆史的創造者。

再來看看中國的變化。一言以蔽之: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臨界點。

中國的GDP、外彙儲備、外貿進出口總額均已進入世界前兩名,中國的問題已經不能遵循過去“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邏輯,因為經濟發展正在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2013年,中國勞動力人口達到曆史最高峰,劉易斯拐點出現,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經濟轉型不可避免,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建設隻能是中國企業改造的緩衝期。

中國的多數行業產業集中度已經很高,中國企業下一步增長的空間在哪裏?中國下一步的發展,一靠製度紅利(深化改革),二靠技術紅利(技術創新)。我們看到,中國傳統行業的輝煌期已過,追趕並濃縮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時期已經結束,風雲人物正在聚焦新經濟的代表人物。

最後看看中國營銷的變化。一句話:曾經輝煌過的中國式營銷將逐步消失,需要向新營銷轉型。

通路市場曾經是中國企業天然的避風港,支撐了中國企業幼稚期的成長。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中國企業將失去通路保護,通路與品牌之爭將逐步消失。

隨著城鎮化和商超下鄉進村,二元市場結構將消失,商業整合將逐步完成。因為商業的碎片化,中國營銷人一直是僅次於產業工人的第二職業人員,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將會發生改變,並因此改變中國企業的營銷結構。建立在消費和商業不成熟基礎上的中國特色營銷,將隨著中國經濟的成熟逐步消失。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國內市場容量和技術創新能力,已經能夠像美國那樣支持新經濟的主流產品(如電商平台、搜索引擎、社交網站、通訊裝備等)。新營銷有了技術能力、營銷平台和影響力。

世界和中國的巨大變化的眾多元素積累在一起,將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是新物質——一個全新的社會和全新的營銷。(編輯: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