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成癮
卷首
最近有兩部電影——電影院裏熱映的《侏羅紀世界》和網絡上廣為傳播的短片《功之怒》——連在一起看讓人頗有些感觸。
《侏羅紀世界》既是22年前《侏羅紀公園》最新的一部續集,同時也是侏羅紀這個係列重啟的第一集。乍看上去,它跟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沒有太大的不同,講的仍然是人類冒充上帝,借助現代科學技術花樣作死的故事。但是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侏羅紀世界》其實還包含了對電影業自我批判的成分。
在這個新的故事裏,野心家們隻是變異恐龍出現的一個原因,而侏羅紀公園的遊客,卻似乎是這一事件更強大的推動力量。侏羅紀公園的擁有者和管理者對觀眾頗有怨言。那個女管理員抱怨遊客如今看恐龍就像看大象一樣,要是不能定期弄點新鮮的家夥出來,這個公園早晚要因為虧損而關閉;公園的擁有者為了吸引遊客,要求他的科學家去製造“更大”“更可怕”“有更多牙齒”的恐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可以將其他生物的基因融合進去,不管最終會誕生一個什麼樣的怪物。看,他們隻是商人,雖然唯利是圖,但是他們從來不是商業活動的第一推動力,消費者才是。
侏羅紀公園裏的遊客被指責為罪魁禍首也不冤枉,在電影裏,他們為霸王龍一口吞掉山羊而鼓掌,更為滄龍從水中躍起吞食鯊魚,歡呼雀躍,仿佛濺了他們一身水的不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而是水族館裏海豚之類人畜無害的可愛生物。
諷刺的是,《侏羅紀世界》一方麵對這種完全無視娛樂背後的風險(不管是現實中的還是精神上的)的情況表示擔憂,同時又為電影院裏的觀眾提供刺激程度超越《侏羅紀公園》的產品——更多種類的恐龍、更多真實的細節描寫。
《功之怒》裏也能找到類似的矛盾之處或者微言大義——完全看你怎麼理解。你當然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由真正的影迷製作的故作粗糙的、懷舊的cult電影。但是它也展示出過度娛樂的詭異之處,當我們為了獲得最大的樂趣而把所能想象到的動作片中的娛樂元素都歸了包堆疊加在一起之後,它就會變成一個極其可笑的東西。
這不是電影人第一次發現這個困境,在《鍋蓋頭》裏,庫布裏克導演的反戰電影《現代啟示錄》被美軍當作戰前動員的宣傳片,海軍陸戰隊的鍋蓋頭們,因為美軍直升機在《女武神飛馳》的伴奏下轟炸越南村莊的段落而鬥誌昂揚。不管你怎麼做,最終都會成為娛樂世界的一部分。
這種對娛樂永無止境的貪婪,導致了一種類似於成癮的症狀,“藥”不能停,但也永遠沒有痊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