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別誤會,論文是我寫的,隻不過我從我師父那裏學到了更寶貴的東西,他的人格和學識都是值得我尊重。”段雲頓了頓,接著道:“在遇到我師父之前,我雖然有些數學賦,但實際上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潛力,同時我個人對數學的興趣也不大,而我師傅則成功的引起了我對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成為了我進入這一行的引路人……”
“額。”費夫曼聞言,神色有些若有所思。
“這麼吧,當我師傅我有成為數學家的潛質的時候,我當時並不知道那究竟是要幹什麼,我有點以為會有一個組織交給我要解決的問題。”段雲輕咬下嘴唇,接著道:“不過我在他的引導下,才開始發現真正數學家做的事和學生時期的做題技巧和公式背誦完全不沾邊。甚至那些大學時代經曆了巨大成功的人也可能缺少數學家的某些素質。陶哲軒發現,對於數學這門古老的藝術而言,速度的重要性遠遠不及耐心和狡黠,以及爵士樂大師身上那種即興發揮和合作的賦。”
“有道理。”費夫曼聽到這裏,雙眼頓時一亮。
“就好像你學音樂,卻隻是一直在練習音階,學習樂理”段雲將目光移向窗外,陽光灑在他的臉上,道:“我在很久之後才知道數學更深層的含義。”
“這確實是成為一個真正數學家的切身感悟,你的老師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費夫曼思索了一下後,接著問道:“那我想知道的是,你的老師對你目前這兩篇論文有多少的幫助,或者,這篇論文有多少部分是你老師幫你完成的?”
其實費夫曼本人聽到這裏,已經開始有些質疑段雲是否真的有能力破解像霍奇猜想這樣的世界級難題了。
成為數學家的感悟是一方麵,費夫曼對段雲的觀感還不錯,不過既然段雲有一個如此強大的師傅,那麼他肯定是給了段雲不少的指導的,甚至是關鍵性的,不過段雲本身應該是沒有能力獨立完成這篇論文的。
另外其實在西方這樣導師和學生共同撰寫論文發表的例子很多,不過在費夫曼看來,這兩篇論文也應該是師徒二人共同完成的,隻不過段雲的師傅肯定是個對名利看的很淡的人,所以這兩篇論文之留下了段雲一個人的署名。
“隻有論文的題目是我師傅幫我挑選的,剩下的工作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段雲實話實。
“那段雲先生你能否夠現在給我講解下你破解黎曼猜想的思路,可以麼?”費夫曼話間,從座位旁邊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筆記本電腦,放在了餐桌上。
費夫曼的意圖很明顯,他其實就是想看看段雲究竟有多高的數學水平。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費夫曼隻要親自聽聽段雲的解題思路,他就可以很快判斷出段雲的真實水平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