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分子激光器出現於1971年,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發展,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早期的準分子激光器是以液態氙(Xe)為工作物質,但由於製作方麵的優勢,自1972年以來,氣體準分子激光器得到迅速發展。眼科臨床最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準分子激光為氟化氬準分子激光,波長為193納米,我國則於1977年製成XeF準分子激光器。
關於眼科用的激光光譜,自1960~1980年的20年間都用可見光激光,直到1980年才引入不可見的紅外光激光,至1985年引入不可見的紫外光激光。目前用於眼科的紫外光,主要是氟化氬(ArF)準分子激光器輸出的,其波長為193納米的遠紫外光。在眼科,以前應用的各種可見光或紅外光激光,主要是應用了這些激光被組織吸收後產生的熱作用而用於熱凝固,或壓強作用和光的強電場作用而用於透切組織。紫外光激光則是應用了它被組織吸收後產生的光致化學作用,用作“冷刀”,使生物分子化學鍵斷裂。用這種冷刀施行光切術,其切割精度可達到微米級,其刀口損傷範圍僅達納米級,所以特別適用於精加工眼的角膜而無可見的傷痕。Cotliar等(1985)報道,用輸出波長為193納米遠紫外光的ArF準分子激光器研究對角膜作放射狀切割時角膜曲率半徑的改變,結果表明能使角膜弧度變平,可使屈光度改變從12~535度,平均為285度。顯微鏡下觀察,這種“冷刀”切口邊緣非常光滑。
(5)其他還有淚道激光用於治療淚道疾病,美容激光用於眼部美容,氦氖激光用於眼病穴位照射等。
9.放射技術在眼科有何應用
放射療法是利用X線治療機或放射性同位素所產生的放射線,照射發生病理變化的組織,使病變的組織細胞受到抑製、破壞,從而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臨床應用的放射源有多種,如X射線、鐳、60鈷、32磷、90鍶等。
近年來國外已采用電子加速器,來代替鈷60治療機。由於加速器所產生的高能X線能量比鈷60高,而且還能產生高能電子束,並能通過電子計算機計算照射的深度和劑量,為眼部放射治療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
放射線對機體有一定損害,在眼部尤易造成晶體渾濁,所以臨床須慎重應用。但對適應病例,隻要采取適宜的方法和劑量,則可收到其他療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眼科臨床常見的適應證如下:
(1)炎症性疾病:放射線可使炎性細胞迅速分解,並使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繼而導致血管收縮和纖維化,有助於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臨床上常用的劑量放射線,治療某些頑固性炎症,如春季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蠶蝕性角膜潰瘍、結節性鞏膜炎及色素膜炎等。
(2)增生性疾病:放射線可使增生的組織細胞受到抑製、破壞,進而萎縮。臨床上多采用90鍶敷貼治療,或采用淺層X線照射,以治療角膜新生血管,翼狀胬肉及各種肉芽組織增生等。
(3)腫瘤:放射療法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別是惡性腫瘤,除了手術切除外,以放射治療最為合適。在眼球外的惡性腫瘤,如淚腺癌、眼瞼基底細胞癌或鱗狀上皮細胞癌、眼瞼淋巴肉瘤,一般采用深層X線治療。治療時宜避開角膜和晶狀體,或加眼科保護罩。對於眼球內的惡性腫瘤,如視網膜母細胞瘤,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等,除用放射治療外,還可根據腫瘤大小,用適當的60鑽植入一定形狀的模子內,固定在與腫瘤相適應的球壁上,進行照射治療,可使部分病例,得以保存視力而治愈。
10.冷凍技術在眼科有何應用
近十多年來冷凍治療發展很快,無論致冷劑和致冷器械都有新的進展,近幾年來國內冷凍治療已經逐漸普及起來。目前經常使用的致冷劑有幹冰、液態氮、氟利昂以及半導體致冷。幹冰致冷溫度可達-79℃,液態氮為-196℃,氟利昂為-30~-40℃,半導體致冷為-40~50℃,國內使用比較普遍的還是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