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此方為主治本病54例,總有效率達90%以上。或用羌活、防風、甘草各10克,黃芩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中藥注射療法,可用川芎注射液或複方白芷注射液,肌內注射,每日1~2次,每次2毫升:按摩療法可自行按摩,用大拇指麵按揉攢竹穴,先輕後重,每日1~2次,每次300圈,或用小型自動按摩器按摩攢竹穴,伴偏頭痛者加太陽穴,每日2次,每次10分鍾:物理療法可用高效電蕩治療儀,電磁鈍頭對準眶上切跡,電壓以耐受為度。每日1次,每次10分鍾,一般1次收效,3~5次即可痊愈;西藥可用消炎痛或芬必得口服,每日2~3次,每次2片,痛止即停服。平素應避免頭麵受寒冷刺激,冷庫工作人員應注意眉骨及頭麵保溫,一般可用幹毛巾包紮眉部和頭頸。凡遇眼脹痛的病人,在檢查外眼時,應按壓眶上切跡以免漏診。
98.眼眶骨膜炎
眼眶骨膜的急性炎症,在幾個月大的嬰兒較為多見,成年人多由化膿性副鼻竇炎引起,嬰幼兒則常因上頜骨牙蕾感染所致。此外,本病也由全身急性傳染病轉移或外傷感染所致,常見於結核患者。本病可發生在眶緣部骨膜,也可發生在眶深部骨膜,位於深部患者診斷較困難,且炎症可向顱內蔓延,情況更為嚴重。
本病具有局部急性炎症表現,前部限於眶緣,堅硬腫脹,不能推動,眼球被推向對側。眶深部骨膜炎,表現為眼瞼及球結膜高度水腫,眼球軸性突出及眶上裂或眶尖綜合征。有些眶緣部骨膜炎患者,可形成眶緣部膿腫,自行破潰流膿後常形成瘺管,瘺道繼續排出膿液及死骨。膿腫有時在穹隆部結膜破潰流膿。
尋找病因,針對病因進行專科處理。給予大量的廣譜抗生素,最好采取靜脈輸入。對於結核性炎症,需行抗結核治療。局部對症處理,尤應注意對角膜的保護,點抗生素眼液。膿腫形成後,作切開引流。對於深部骨膜炎,應小心謹慎進行切開探查,若有瘺管形成,則需清除死骨同時切除瘺管。有瞼外翻者,於後期作手術矯正。
99.眼眶蜂窩織炎
眼眶內軟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叫眼眶蜂窩織炎。其病因多為鄰近組織的炎症蔓延,或全身急性感染經血流轉移所致;亦可由眼眶外傷或手術時細菌直接感染所引起。
本病發病急,常伴有全身症狀,如惡寒、發熱、頭痛、嘔吐、白細胞增加,甚至出現譫語、昏迷及緩脈等。局部檢查,可見眼瞼紅腫熱痛,壓痛廣泛,表麵隱約暴露擴張的靜脈血管網。球結膜高度水腫,甚至脫於瞼裂之外。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轉動受限或完全固定。由於眼球突出,可造成暴露性角膜炎。眼底可見視網膜靜脈曲張或血栓形成以及滲出性變化等,並可引起神經炎和視神經萎縮,使視力受到嚴重的障礙。
本症經過治療可逐漸消退,亦可在近眶緣處皮膚麵或穹隆結膜出現膿點,破潰排膿後症狀即可緩解。炎症劇烈時,亦可向顱內蔓延,引起海綿竇血栓、腦膜炎或腦膿腫而危及生命,對本症的治療為全身應用大量抗生素,必要時配合激素療法。臥床休息,補充水分,保持電解質平衡,對高熱患者應行降溫療法。局部熱敷或作超短波治療;已形成膿腫可切開排膿;同時對鄰近原發性病灶亦應進行適當處理,以免膿毒蔓延和轉移。
100.眼球筋膜炎
眼球筋膜炎可分為漿液性和化膿性兩種。前者多伴有風濕性關節炎、結節性動脈炎、紅斑性狼瘡、多發性軟骨炎等免疫性疾病。
後者多由全身傳染病遷徙而來,或繼發於全眼球炎、外傷或眼肌手術後感染等。
(1)漿液性眼球筋膜炎:多雙眼發病。發病突然,進展迅速,眼瞼腫脹、結膜高度水腫、輕度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眼部有壓痛及自發性疼痛,視力多不受影響。B超及CT檢查顯示眼球壁增厚。
(2)化膿性眼球筋膜炎:多單眼發病。眼部疼痛水腫、眼球突出及眼球運動障礙等較漿液性者重,較眶蜂窩織炎輕,一般不出現全身症狀。
前者采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口服及局部封閉,見效迅速,易複發。後者以廣譜抗生素為主,並輔以熱敷、理療等。穹隆部發現黃白色化膿性腫物時,及時切開引流。治療不及時可形成眶蜂窩織炎。
101.眼球突出
臨床所見眼球突出有以下數種(1)急性眼球突出:常見的原因為眶內壁骨折後造成眶內氣腫與眶內出血所引起的眶內血腫。
(2)間歇性眼球突出:眶內靜脈曲張,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眶內靜脈淤血可有眼球輕度突出並伴有結膜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