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互聯網金融對保險風險評估技術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保險公司對出險規律、產品定價、保費厘定、壽險的壽命分布規律、產險的出險事故損失額度分布規律等有了更準確的評估和計算。同時,風險評估也將體現個性化差異,對於投保的個體,互聯網保險將依據個體差異製定差別化的保單,風險評估和控製精細化到每個投保人,而不是一概而論的風險評定。
五、互聯網金融對保險信用構築的影響
首先,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保險機構的信用度將出現分化,一些保險公司保持較高透明度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保險公司的透明度較弱。其次,在這種新的金融模式下,客戶的信用資料將更易於采集。
六、互聯網金融對保險監管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將在保險監管中得到廣泛應用。保險公司可以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進行輿情監控,促進聲譽風險管理;也可以進行風險暴露分析與監測,增強預防風險的能力;也可以對客戶信息進行更為全麵地分析,最大限度降低逆向選擇。
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風險,保險監管的模式也應該發生轉變。首先,保險監管文化與理念的變革,要做到實時監管,信息監管,互動監管;其次,保險監管內部組織架構需要改革,例如搭建互聯網保險監管架構、明確互聯網保險監管模式、引進IT技術人才,製定互聯網監管規則等;第三,保險監管原則和方式需要改變,可以采取統一監管規則、屬地化管理和互動委托監管;第四,監管合作與協調越發重要,需要更多的與銀行、證券監管合作需要與國外監管進行合作協調;第五,可以采取全流程監管,即“關鍵字”審核,事中、事後評價和實時投訴等。
小結:
互聯網對保險業經營模式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信用數據化和數據資產化要引起行業足夠重視。監管機構在做好保險監管的同時,要重點研究關於互聯網保險監管的思路。(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王鵬虎,互聯網金融的挑戰與應對,2014
[2]胡吉祥,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的影響,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