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國有資本功能定位的探討(2 / 2)

三、我國國有資本的功能

不管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國有資本的功能都遠不止用於解決市場失靈這個問題。

(一)糾正市場失靈。國有資本在市場失靈或者無效的領域可以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有一些公共物品或者準公共物品,私人部門不樂意提供,那麼國有資本就可以介入;通常情況下,市場失靈的原因可能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壟斷等。公共物品是諸如燈塔、公路、城市綠化的產品,它們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兩個特征。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的這些特征使得使用者不需要消耗任何成本就可以使用,即搭便車,所以私人部門就失去了投資公共物品的動力,那麼隻能由政府來承擔投資公共物品的責任。雖然政府投資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解決該問題,但市場失靈並不是一定需要引入政府資金或者是為此問題直接建立一家國有企業,那麼引入國有資本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關於如何決定是否引入國有資本,就要看製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和所能獲得的剩餘權益了。

(二)彌補競爭不足。國有資本在投資基礎設施方麵占有很大部分的比重。但基礎設施領域中有些會涉及到公共物品性質,但是許多又不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的特點,所以它們應該屬於競爭性領域。而很多具有一般競爭性的基礎設施行業項目通常都是投資數額較大、回收期漫長,所以較大的風險係數使得民間資本或者是私人資本望而卻步。但是這類項目和產品是國家和社會各方麵正常發展和運轉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國有資本理應承擔起相應的投資責任,進而引導私人資本走向,刺激經濟發展。另外,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的融合性競爭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徑。

(三)調控宏觀經濟。凱恩斯主義的出現使我們明白了自由主義的弊端,市場機製並不是萬能的,看不見的手也有它無法作用的時候,這時就需要國家對經濟進行幹預和調控。大多數國家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國民福利,擴大就業縮小貧富差距等,都紛紛建立國有企業或者利用國有資本對一些企業實現控股或參股,進而實現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國有資本作為補充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調控手段,可以起到私人資本所無法比擬的作用。比如,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我國政府的死玩意投資經濟刺激計劃基本都是通過國有資本是實現的。國有資本同其他宏觀經濟政策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樣,都具有宏觀調控的功能,它們具有其各自相對的特點和特定的有效性。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比起來,國有資本可以對局部進行微調,避免引起巨大的震動。

(四)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體現。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有資本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安全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國有資本還承擔著更為重要的功能。國有資本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性質。我國的基本經濟製度是公有製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而國有資本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物質基礎,保證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所以,我國國有資本便有著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不具備的性質和作用。

四、結論

綜合上文的探討,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以中國及特殊的轉軌背景下,國有資本都不應該過分強調其作為資本的盈利性,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其作為糾正市場失靈的功能以及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總而言之,國有資本在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調控宏觀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平衡收入分配等方麵應該發揮更多的作用。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國有資本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整體收益的最大化。(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科斯,生產的製度結構[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1992年第3期

[2]耿明齋,李燕燕,國有資本生存邊界與管理模式.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