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初探(2 / 2)

積極開拓符合監管規則的新型資本工具。自從發布了《關於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指導意見》後,為我國嚐試新型資本工具補充銀行資本指明了方向。首先,對其他一級資本創新。優先股是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的主要類型。2014年4月3日,我國銀監會發布了《關於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意見》,針對優先股作為合格其他一級資本給出了條件,即設置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的條款,當觸發條件發生時,商業銀行按合同約定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自2014以來,我國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都先後嚐試發行了優先股補充銀行資本。其次,對二級資本的創新。我國四大國有行和部分股份製商業銀行都積極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以此趨勢來看,危機資本債將越來越受商業銀行的親睞,而目前發行的二級資本債都是附有可減記條款的二級資本債。或有資本是國外創新的二級資本工具,它以負債形式發行,當發行方資本充足率跌至一定水平時,債券可轉換為普通股。

當預先設定的觸發條件被激活時,或有資本就轉換為普通股用來補充資本,使資本充足率達到監管部門的要求。

三、資本補充方式的選擇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融資除了IPO融資外,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了。股權融資包括的方式很多,常用的就是定向增發和配股。定向增發是指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屬於非公開發行。配股是向銀行原有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方式。債券發行的主要方式是發行次級債。目前由於協議規定,普通的次級債已經不能作為合格的二級資本工具,因而我們要發行可減記次級債和可轉股的次級債。綜上所述定向增發、配股和發行債券是我國商業銀行最常用的資本補充方式。其中發行債券具有顯著優勢,低門檻使其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資本補充方式,定向增發比配股更受歡迎,因為監管部門對定向增發決策的銀行的經營指標和增發期限要求比配股要寬鬆的多。

四、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的政策建議

提高銀行資本補充能力不僅僅是銀行的職責,更是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管目的。因此銀行與政府部門需協同工作。首先,銀行提高自身的資本補充能力。銀行提高自身資本補充能力依據上文的分析,可以將外源性融資轉換為內源性融資,從內源性融資入手,結合轉變自身盈利模式以及積極創新資本工具,提高銀行補充資本的積極性。其次,政府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供健全的政策環境。再次,市場健全創新資本工具的交易機製。最後,專家加強對創新工具的定價研究。開發新的方法製定創新資本工具新的定價模型,為資本創新工具在我國市場的推廣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起草小組,積極利用附屬資本工具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J],中國金融,2004(18):42-44

[2]中國銀監會課題組,提高資本工具質量,增強銀行損失吸收能力[J].中國金融,2010(2):68-70

[3]任若恩,巴塞爾協議的演進與教訓[J].首席財務官,2010,(10):16

[4]巴曙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III的新進展[J].中國金融,2010(20):98-99

[5]楊桂玲,《巴塞爾協議Ⅲ》框架下我國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分析[J],貨幣銀行,2011(01):29-33

[6]賀建清,“中國版巴塞爾協議Ⅲ”對銀行業的影響分析[J],金融論壇,2011(8):25-32

[7]郭田子,關於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製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1(5):120

[8]江誌流,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理論與實務[M],第1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1-17

[9]袁婕,我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創新研究[D],雲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16-33

[10]劉國平,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J],金融論壇,2014(7):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