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會計報表的編製與分析(2 / 2)

四、企業會計報表編製內容

1、企業會計政策。企業會計報表附注應明確會計政策,包括企業執行的利潤分配辦法、計價基礎、記賬原則、會計期間、會計製度等內容,某些企業在編製合並報表時,還應說明合並會計報表的編製方法。對於和上年相比會計政策發生變化的企業,應明確會計政策變更原因、情況和對企業財務管理和生產運營的影響。

2、企業一般情況。企業一般情況主要包括企業結構、經營範圍、企業概況等內容,另外,還需要說明企業上市改組對於資產剝離的影響。

3、會計報表重點項目附注。會計報表重點項目附注需要詳細說明重點項目會計報表內容,如報表項目產生原因、異常變化、對應收賬款的賬齡等。

4、分行業資料。如果企業的生產運營項目涉及多個行業,並且行業收入占生產運營收入的10%以上[2],企業會計報表編製應提供各個行業收入的相關數據。

5、重要事項揭示。企業會計報表應包含重要事項的揭示,如關聯方交易、資產負債表相關事項、承諾事項等內容。隨著企業會計報表內容越來越複雜,會計報表附注內容應進一步完善,如添加和企業會計報表不同編製方法的信息、補充會計報表的統計資料、反映報表內容的相關信息以及有利於理解企業會計報表的補充內容等。

五、企業會計報表分析

1、會計報表的具體內容和分析目標。企業會計報表分析主要是根據現金流量、經營業績、資產負債等指標,係統、全麵的分析和研究企業現狀,製訂企業未來的經營決策,因此科學分析會計報表對於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合理劃分會計報表的數據類別,根據會計報表反映的企業生產運營狀況,指導企業正確進行會計報表編製,深入分析會計報表的具體內容,滿足會計報表編製要求,提高企業會計報表編製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當前我國法律規定的會計製度表明,企業編製的會計報表必須包括利潤分配表、分部報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資產減值明細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相關附表。為了確保企業會計報表編製的有用性、合理性和準確性,完成會計報表編製後,應從會計報表的具體內容和分析目標兩方麵進行分析,及時補充遺漏內容,快速準確地編製企業會計報表。

2、會計報表的細化分析。結合會計報表的項目內容,根據企業的生產運營指標,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合理細化分析,通常采用因素替換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較法等分析方法[3],細化分析會計報表中包含的數量關係和數據變動情況,運用這些分析方法,可有效提高企業會計報表編製的完整性,推動會計報表編製的順利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會計報表的適應性,嚴格按照會計報表編製的規範要求,加強和其他部門的溝通協作,提高會計報表編製的合理性和適應性,充分發揮企業會計報表的實用價值。

六、企業會計報表編製和分析的重要作用

會計報表是企業財務報表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向股東和投資者傳遞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企業根據以往的會計核算資料,定期編製會計報表,全麵係統地反映企業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本和現金流量等情況。首先,企業會計報表為企業階段性的經營業績考評和生產運營效益提供重要信息,其次,為我國經濟主管部門落實宏觀經濟調控提供關鍵信息,最後,為投資者和經營者的經營決策和投資判斷提供重要信息。

結束語

會計報表是清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形式,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經營特點,合理編製會計報表,提高會計報表的適應性、針對性和綜合性,推動企業快速發展。(作者單位:遼寧君嶽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孟召德.煤炭企業會計報表編製與分析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10:195.

[2]文琳.淺析會計報表的編製與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1,08:195.

[3]李海新.企業會計報表的編製與分析研究[J].企業研究,2012,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