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國企工資總額調控的問題與對策芻議(2 / 2)

(二)設計國企工資總額增長比

國有企業在管理水平、資金流量、產業性質和戰略意義等方麵均有不同於普通企業的地方,在利用工資總額增長比的時候,主要應該以四個方麵為主。首先是財政貢獻度,這主要是指國有企業對國家財政的貢獻,主要包括上繳稅款和企業資產價值。這些都屬於國有財產,是對整個國家貢獻的體現,應該成為重要指標。

其次是社會貢獻度,這主要是指國有企業對於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所發揮的作用以及作出的貢獻,也包括了國有企業對整個行業的領導以及對其他行業的支撐帶動作用。其次是國企的市場競爭力,國有企業能不能維持國家經濟穩定完成國家托付的使命,主要由國企自身競爭力所決定。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中,企業能夠走多遠,完全是用競爭力決定,擁有競爭力才擁有市場中的發言權。所以,市場競爭力也應當成為國企工資總額調控的重要指標。最後,國企的管理情況也該作為參照標準。管理情況應該從管理現狀與管理體係兩個方麵來看,管理體係決定了管理手段,管理手段決定了管理現狀,但中間存在一個執行力的問題。所以不論哪一環出了問題,一定要將執行力考慮在內,不能直接否定管理體係。從這四個方麵出發,全麵考核國企的發展水平,設計相應的工資總額增長比,才是合理的調控方式。

(三)加強工資總額預算管理

國資委在二零零八年提出了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概念,要求相關國有企業按照國家相關政策以及出資人的具體要求,以企業發展為核心,根據企業實際經濟效益、人工成本和市場因素,對企業員工工資總額進行科學合理精密細致的預算和管理。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方式已經在五十多家國有企業中得以試行,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14年已經達到全麵施行。

因此,就需要加強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將其效用發揮到最大。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具有多方麵的優點。首先其有利於國企工資分配與市場規則相符合,利於企業及時調整收支分配。其次,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填補了工效掛鉤的缺陷,利於緩解部分企業經濟效益差經費吃緊的問題。最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執行主體是國企自身,能夠充分體現國企的自主力,實現員工工資和企業經濟效益聯動,保障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處在了一個合理的比例。

四、結束語

工資總額調控相關工作需要各方有關部門加以重視並落實,綜合運用多種有效方式來解決工資總額增長與企業經濟效益不匹配的問題。盡管我國國有企業工資調控中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但是隻有不斷完善和改進,才能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作者單位: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杜兒坪礦後勤公司綜合服務隊)

參考文獻:

[1]石娜.淺析國有企業工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3(12).

[2]賈裏奇,廖輝.國有企業工資總額調控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8(03).

[3]袁顯平,張金鎖.國有集團企業工資管理策略研究——以煤炭集團企業為例[J].財會通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