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好經濟管理的方向
從當前我國處於“新常態”的市場經濟大背景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的經濟管理方麵應包含三個方麵。其一,企業在創辦初期就應以“大企業”的視野著眼未來,倡導以企業成長周期為立足點,以資本市場的標準作為導向布局企業財務,全麵提高企業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適應力與生存力。其二,倡導將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源運用到企業運營與財務關係上,建立共享中心。其三,企業要讓財務思維擴充到企業的每個環節、每個員工和每項經濟業務活動中,要求企業所有領域的人員都能夠應用財務技能做好本職工作,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三)不斷調整和創新組織結構
企業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不斷進行組織結構的調適與創新。企業在組織結構設計時,一方麵要在自身的發展及戰略的調整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人員特點、核心骨幹能力、定位、信賴程度進行權力與管控機製的配套,設計出最合適企業自身的組織架構;另一方麵企業的組織結構對外能幫助企業適應環境變化、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增加企業的對外競爭力,對內有助於企業內部的技術開發、人員素質提升和企業經營效率提高。
(四)實行以人為本的經濟管理理念
人力資源作為創新的原生動力和第一資源,但當前我國在高新技術新興產業上麵臨著巨大的人力資本挑戰,體製性的激勵約束往往使人力資本的創新價值難以充分體現,因此以人為本的經濟管理理念是企業創新的核心要素。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創新中作用的過程,對創新和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機製提出了新的要求,促進企業不斷實現創新能力自生化和內生化。首先,企業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專業技能是創新的前提,尤其是企業資源約束有限的情況下,企業要優先強化人力資本的專業化深度。其次,建立科學科學的激勵機製。企業要充分意識到,核心人才的競爭的本質是企業核心技術與管理能力的競爭,因此,企業要通過建立多樣化的權益性、分享性的激勵機製來增強對技術、智能、資源含量高的核心人才的維係與激勵作用。
(五)構建完善的經濟管理製度
目前,大部分企業已意識到經濟管理製度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但在製度上仍暴露出適用性不強的問題。許多管理製度看起來長篇大論,但實際可操作的條款無幾,或者有些條款做到了具體化和細化,但沒有量化和數據化,不具備可執行性。因此,構建完善的經濟管理製度是工作的重點。企業的經濟管理製度在製定時要體現四個原則,第一,製度中要滲透創新思想,以現代先進管理理念統領企業的管理變革;第二,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最大程度上減少管理成本;第三,製度在製定時由宏觀到微觀,在管理活動中可操作性強;第四,製度要在企業戰略和現實存在的問題中尋求最佳的結合點,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結束語
企業要實現經濟管理創新,首先要明確經濟管理工作改革創新不僅是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更是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其次,企業要認清現階段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更新管理理念、把握管理方向、調整組織結構、重視人力資源、完善管理體製作為工作重點。(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財經學校)
參考文獻:
[1]邵君芳,試論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J].人力資源管理,2014(05).
[2]胡河.當前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07).
[3]耿雙軍.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J].我國商貿,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