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來自我們身體的秘密 (1)(1 / 3)

人人都會做夢,卻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是夢。夢的色彩繽紛瑰麗,情節新奇撲朔,節奏迷離詭異。有的夢讓人心花怒放,給人帶來歡樂和希望,有的夢卻讓人失魂落魄,陷入迷茫和惆悵。做夢不僅能促進大腦發育,而且還有減壓的作用,不過,要說起來,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示疾病。

1. 什麼是夢

人似秋鴻來有信,去如春夢了無痕。可是,到底什麼是夢呢?

人人都會做夢,卻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是夢。夢的色彩繽紛瑰麗,情節新奇撲朔,節奏迷離詭異。有的夢讓人心花怒放,給人帶來歡樂和希望,有的夢卻讓人失魂落魄,陷入迷茫和惆悵。夢是人生,人生是夢,夢越是遮遮掩掩,欲語還休,人類越是想掀開夢的神秘麵紗,一睹它的“廬山真麵目”。

夢是一種縹緲美好的生理現象,古人對夢有一種敬畏和崇敬,往往用它來預卜國家的興衰、國事的吉凶和自己的命運。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用夢卜吉凶的記載。

曆代史書中,都有夢預言吉凶的記錄。據《晉書》載,曹操曾夢見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裏吃食,於是就認為這預示著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馬)父子將篡曹(槽)氏天下,警告曹丕要留意。隻可惜,曹丕完全沒有把他老子的話放在心上。

夢是一種很神奇的預兆。由於相信夢的預兆,古人會根據夢來決定自己的行動。

據說,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非常謹慎膽小,在剛要起兵造反的時候做了這樣一個夢:夢見自己掉到床下,被蛆吃。他嚇得魂不附體,似乎是自己要死的預兆,怎麼也不敢起兵。後來他手下的一個人解釋說:“落在床下,意思是‘陛下’;被蛆吃,表示眾人要依附於你,這個夢表示你要當皇帝呀!”李淵聽了這話,才放心地起了兵,後來他推翻了隋朝,自己真的當上了唐朝的皇帝。

夢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莊周夢蝶”,一個半老的男人變成美麗的蝴蝶,翩翩飛舞,人生變化無常;“黃粱一夢”,人生短暫得如白駒過隙;“楚夢雲雨”,一場神女和襄王的豔遇;“槐南一夢” ,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夢筆生花”,李白年少,夢見他案頭筆尖開出了一朵朵鮮花後,文如泉湧。

我也曾夢見自己身披龍袍登基為帝,身邊美女千嬌百媚,左擁右抱好不得意,大笑而醒,身子在陋室草屋,枕邊還是糟糠老妻。正應了一句俗語:“半夜做夢當皇帝——快活一時是一時。”

夢的大觀園>>>

古今中外的許多哲人先賢從自己的視角解釋夢的本質,說法形形色色。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夢是人類日常生活的繼續。”類似於咱們中國的老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一書中說:“夢是一種受壓抑的願望經過變形的滿足。”有點兒和夢想成真相似。

R.F.湯普森在《生理心理學》中說:“夢是正常的神經病,做夢是允許我們每一個人,在我們生活的每個夜晚能安靜和安全地發瘋。”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解釋為:“夢是入睡後腦中出現的表象活動。對夢的本質認識各異,或認為夢是現實的反映,預見的來源,祛病的靈性感受,或認為夢也是一種覺醒狀態,或把夢視為一種潛意識活動……”

《墨經?上》中說:“夢,臥而以為然也。”認為夢是人在睡眠中自己看見了什麼,以為發生了某些事情,是睡眠過程中的一種現象。

《說文解字》中說:“夢,寐而有覺者也。”認為夢是睡眠中的一種感覺。

王極盛先生認為:“夢乃是人在心理活動中的意識與無意識的信息儲存在腦中,在睡眠過程中以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的心理現象。”

《黃帝內經》可能是當今人類史上最早有關於夢的文字記錄。描述了人類之所以會做夢,是起因於外在不正常環境(外邪)——包括反常的氣候,風水之磁場能量,水土不服、生活環境壓力、細菌、病毒等。人體沒有適應或釋放這些外來因素,而引起人體各部位組織器官的病變,影響人的精神情緒不穩定,產生睡眠障礙及夢的出現。

我國古代思想家和醫學家們認為,人的一部分夢境是由來自體內外的物理刺激製造的。來自體內的物理刺激,如一個人腹內的食物過量或不足的刺激而引起的夢境,就是所謂的“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取”,或是“甚飽則夢行,甚饑則夢臥”。還有來自體外的物理刺激,如人在睡眠中“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身冷夢水,身熱夢火”,“將陰夢水,將晴夢火”,在“夢的分類”一節中的“感夢”(由感受風雨寒暑引起的夢)和“時夢”(由季節時令變化引起的夢)均屬於由外部物理刺激引起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