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出師不利(1 / 2)

十個人進去的順序是我父親打頭,詹伯籌在中間,孫永權在最後麵收尾,這樣的好處就是三個人可以整體控製好這個十人部隊的行進速度和路線,那時候當兵的,尤其是在孫殿英手下當兵的,基本上全是胡子收編或者就地抓的壯丁,都算不上正規軍,裝備也良莠不齊,不過因為是打頭進來探路的,所以孫殿英一人發了他們一根漢陽造,打頭的我父親更是得到了快慢機的手槍,算是當時在孫殿英軍中最好的武器了,不過我父親並不太會用,好在孫殿英手下壓根沒幾個會用的,所以沒有引起孫殿英的懷疑,還叫他的貼身副官詳細交給我父親快慢機的使用的步驟。

快慢機其實就是毛瑟M1932式衝鋒手槍,也就是俗稱的盒子炮,看過平原遊擊隊的應該知道,裏麵的雙槍李向陽就是手拿兩支盒子炮打的日本人抱頭鼠竄,這種槍的特點就是既可以單發,雙發,又可以三發甚至連發,中國軍閥裏麵馮玉祥非常迷信這種搶,所以西北軍裝備的不少,而孫殿英因為最早是馮玉祥的手下,所以部隊配備了一些快慢機,算是當時在孫殿英軍中最好的武器了。

十個人一個接一個的鑽了進去,我父親走在第一個,手裏拿著當時還算稀罕物的手電,雖然手電在上個世紀就被愛迪生發明出來了,但在當時的中國還屬於鳳毛麟角,這個手電都是土肥原賢二從日本帶過來的,是暫時借個這批先頭部隊照明用的。

除了我父親的手電,剩下的人沒人都帶了一台煤油燈,都點起來的話其實裏麵到不顯得很黑,不過因為剛剛爆炸完,那時的炸藥又不能像現在的TNT一樣高度提純,所以即使過了這麼長時間,裏麵依然嗆得人頭疼,再混合上煤油燈因為燃燒而產生的氣體以及裏麵的塵土,每個人都不敢張開嘴,隻是勉強用鼻子吸氣,雖說進去前孫殿英讓副官一人給了他們一條被水浸濕的毛巾,但是一手拿著煤油燈,另一隻手攥著槍,哪還騰得出收來那毛巾,所以眾人至好就這樣活受罪一般的一點點向前走去。

我父親邊走邊照,剛一進去的時候能明顯看到被炸藥炸毀的痕跡,牆壁上的壁畫雖然有的被熏黑了,有的被炸的七零八落,但是依然可以從依稀存留下的痕跡中看出當時華貴鮮麗的模樣,不過此時的眾人哪有心情看這些,都一個一個小心翼翼的注視著四周沉默的向前走去。

很快眾人便來到了一道大門前,我父親知道這是甬道的入口這道門跟一般帝王陵墓的甬道門不太一樣,一般的都是兩扇門一左一右雕刻九條金龍,而門環一般都是雕刻成龍嘴裏麵吐出的寶珠,而這兩扇門卻雕刻的是九鳳九凰。而且是凰在上,鳳在下。

在中國古代鳳凰一直都被看作是百鳥之王吉祥的象征,正所謂人伴賢良品自高,鳥隨鸞鳳飛騰遠。但其實鳳凰是兩隻鳥,鳳為雄性,而凰為雌性,如今這兩扇門上麵雕刻的圖案凰在鳳的上麵,自然是因為慈禧親自授意的結果,要知道在古代就連當年母儀天下成就帝業的女皇武則天都不敢這樣,可以說慈禧這個算是開創了先河了。如果鹹豐皇帝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的活過來,而慈禧在地下又怎麼跟清朝的列祖列宗解釋呢,當然這都是一些題外話了,咱們還是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這兩扇門上的鳳凰圖案栩栩如生,門環更是設計的巧妙異常,一個門環設計成被凰叼著,而另一個設計成被鳳尾的樣子,至於其中的奧義恐怕已是顯而易見了。

當然我父親並不是來欣賞我們大清國工匠的雕刻手藝的,而是來想辦法進去甬道的,雖然眾人都看見了甬道入口的這道門,但是關於誰去用手拉動門環把門打開又出現了分歧,最後自然還是我父親過去打開的。

我父親小心翼翼的來到門環處,用手電照著仔細觀察了一陣子,確定沒危險了,才慢慢的用兩隻手一手拉住一個門環,先往外使勁的推了推,沒推動,又用力往裏拉了拉,這次明顯感覺出門有輕微晃動的跡象,看來是往裏麵拉開是正確的方法。但是這石門沉重異常,光靠我父親一人很難給他拽開,於是又叫來詹伯籌幫忙,一人拽一邊,就這樣兩人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在一陣吱吱妞妞的聲音中,兩扇門緩慢的被打開。

但是這門剛被打開,就覺得從裏往外一股冷風襲來,我父親和你爺爺詹伯籌還有孫永權一直小心提防著生怕有什麼意外,所以一看不好,三個人急忙的全都趴倒在地上,但是另外七個人可就沒那麼幸運了,一個沒躲開,被從裏麵射出的弩箭紮了個透心涼,可能是弩箭上麵有毒的原因,眼看著七條人命就這麼消失了,不過現在可不是感慨的時候,我父親他們三個人爬起來才發現,弩箭竟然是從裏麵一個人偶的身上射出來的,詹伯籌仔細觀察了下,發現這個人偶的兩隻手都按在這兩扇門裏麵的把手上,剛才之所以往裏拉著費勁就是因為等於要生生把這兩隻手拉開才能徹底把門打開,但是拉開兩隻手便等於打開了弩箭的機關,弩箭自然是傾巢而出,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三個人反應快,很可能就自己挖坑自己埋,自己給自己禍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