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東陵往事(2 / 2)

當時孫殿英之所以盜挖清東陵,其實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是前清宮裏的一個太監,姓沈,這個太監本來一直在宮裏當差,就算辛亥革命以後了也沒離開皇宮,不過可惜一九二三年故宮建福宮著火,小皇帝溥儀一道聖旨把大部分太監都攆出了皇宮,這位姓沈的太監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這位姓沈的太監離開皇宮以後,就在北京定居下來,這太監在北京有三個把兄弟,一個是開當鋪的,一個是開古玩店的還有一個是北京黑dao上坐地分贓的魁首,因為有這三個把兄弟,所以生活上十分安逸,加上他這幾年從故宮順出來的寶貝,所以在北京也算是富甲一方。

剛才咱們說了這太監有三個把兄弟,一個開當鋪的,一個開古玩行的,還有一個是混黑dao的。這裏麵其他幾位都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唯獨這個開古玩行的掌櫃,姓孫,不是北京的,是河南永城孫家莊的人,這人有個堂兄就是孫殿英,後來孫殿英隨著馮玉祥來到京城後來又投靠了張宗昌,靠著這層關係這個孫掌櫃生意越做越大,可惜兵荒馬亂的年代,好東西再多能有多少,慢慢的就打上清東陵的主意了。他打清東陵的主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因為那個姓沈的太監跟她說過當年慈禧下葬的排成,可惜一直沒有機會,畢竟那也是皇陵,清朝雖說完蛋了,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孫掌櫃想的很多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親自下手。

但是有句話怎麼說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沒過多久機會就來了。二八年孫殿英投降了蔣介石,奉蔣介石之命在河北一帶剿匪,但是當時孫殿英手下人吃馬喂的一天天開銷很大,可是蔣介石給的軍餉又不夠,於是孫殿英就打起了賺錢的主意,可是孫殿英一個大老粗哪裏懂得賺錢。就在這時候,這個孫掌櫃的給孫殿英出了個主意,挖開東陵撈一筆大的、。

一開始孫殿英多少有點顧慮,他孫殿英雖說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刨墳掘墓這事多少有點丟人,他好歹也是一方的霸主啊,但是架不住孫掌櫃勸再加上實在是沒錢了,於是孫殿英一咬牙,就同意了孫掌櫃的要求,帶著部隊直奔著遵化紮了下去。

當時遵化一帶並不是孫殿英的所轄範圍,遵化這一帶是跟孫殿英曾經同朝為官奉係的馬福田和王紹義。這馬福田也是土匪出身,後來投降了張作霖的奉係,一直盤踞在遵化一帶其實也沒別的原因,就是在打東陵的主意。

這馬福田雖說打東陵的主意吧,但是一直沒動手,原因很簡單,人手不夠,所以一直想動沒敢動,結果孫殿英帶著人一過來,一頓胖揍,打的馬福田落荒而逃,隻好逃離了自己多年經營的所在,把東陵這塊大肥肉拱手相送給了孫殿英。

當時孫掌櫃是跟著孫殿英一起去的遵化,他也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帶上了那個姓沈的太監,本來那個開當鋪的也想去,但是一來京城的鋪子不可能沒人打理,二來京城也需要有人幫著接應,所以隻有孫掌櫃帶著那個太監一起跟著孫殿英來到了河北省遵化境內的清東陵。

一開始到了清東陵死活找不到慈禧陵墓的入口,於是那個姓沈的太監就出主意說不如找幾個附近的旗人,他們肯定知道。

孫殿英和孫掌櫃都覺得說的有道理,於是很快就在附近抓了幾個旗人,是嚴刑拷打,逼問慈禧陵墓入口的位置。

可惜這幾個旗人雖然住在陵墓附近,可哪裏知道這個秘密,被打了個皮開肉綻,最後終於有個旗人熬不住說,離此地十多公裏外有個薑石匠參加了慈禧陵墓的建造,可能知道慈禧陵墓入口的位置。

按理說,當年修建慈禧陵墓的人是不可能留活口的,偏偏這薑石匠福大命大修建慈禧陵墓要完工的時候摔了個跟頭,摔暈了過去,當時的監工以為他被摔死了,所以就把他給抬到山裏扔了,沒想到後半夜薑石匠慢慢醒了過來,一看自己沒死,急急忙忙跑回了家,算是撿了一條命。

孫殿英一聽這薑石匠可能知道。連忙找人叫來了這個薑石匠,一開始薑石匠也是不說,但架不住孫殿英連哄帶嚇唬的,沒一會就把慈禧陵墓的入口和盤托出告訴了孫殿英。

於是孫殿英帶著人一塊來到了慈禧墳墓的入口處,但到了這地方一看,可給眾人都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