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謙的家並不是在市裏,他為了圖清靜在郊區買了所二層小別墅。
詹少龍到的時候還不到三點,但是張伯謙已經在家等著他了,兩人客氣了幾句詹少龍便拿出了這兩枚戒指。
張伯謙仔細看了看對詹少龍說道:“周末的時候鐵器發展,青銅材質的飾品雜物實際上已經不太多了,但是秦始皇時期,因為秦始皇對青銅器的偏愛,所以青銅器有了一段小高潮時期,如果單看你的東西應該不晚於秦末,具體的話恐怕我要用機器測一下材質才好具體斷定它的具體年代。止於你跟我說的戒指上的圖案,你跟我進我的研究室來吧,我仔細看看。
說完便帶著詹少龍進了地下室。詹少龍早聽說張伯謙有個小型研究室,據說裏麵有一套上千萬美金的外國最新考古用機器,今天也是第一次跟著他下來。
張伯謙帶著詹少龍走進自己的研究室對詹少龍說:”我這個機器也不是我的,是北大買來研究用的,不過因為我用的比較頻繁,所以暫時放在我這裏,這台機器的好處是最高可以把文物圖飾放大100萬倍以上來觀看。”
邊說著張伯謙便把兩枚戒指放進了機器的容器內觀察起來。
看了足足五分鍾,張伯謙一下子激動起來。
轉回身對詹少龍說道:“我知道你這是什麼時候的了,夏朝初期的。”
“夏朝初期?不是從來沒發現過夏朝的青銅器嗎。您怎麼那麼肯定?”詹少龍不解的問道。
張伯謙:“這上麵的文字我見過,74年在陝西的時候,。這種文字現在已經幾乎失傳,全世界認識的人不超過五個,當時我跟著全國的專家一起幫著陝西文物部門挖掘兵馬俑的時候,有一個這方麵的權威專家認識這種文字,這文字是商周時期方士之間通用的一種文字,據說還有語言,但是語言現在已經失傳,隻是有零散的資料記載是一種沒有升降調的語言。這種文字後來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據說全銷毀了,所以隻有極少數的文字流傳下來,但是會的人極少,曆史上有記載的隻有漢初的張良和陳平會,直到清末王國維留日的時候無意間得到一本日本神武天皇時期留下的書裏麵卻記載了這種文字的使用方法。但這本書隻有不到十頁,而且每一頁都有殘缺,所以王國維雖然研究很久,但是一直沒研究的太透徹,後來王國維研究的書稿輾轉流落到孫藝霖孫教授那裏,孫教授便秉承王國維的遺誌一直研究至今,可以說是這種文字的泰鬥級人物。當時他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據傳說當年大禹因治水之功受舜帝禪讓而得天下,後傳位於其子啟創立了夏朝五百餘年的基業,而在夏朝建國之初,禹皇用九州貢獻上來的九方精金熔成寶鼎九尊,象征天下九州,後曆經夏商周三代不衰,一直被奉為皇家的聖物,有得九鼎得天下之說。周末戰亂不斷,不過好在雖經戰火但九鼎一直沒有被破壞,直到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得九鼎於鹹陽。秦始皇這個人很迷信,一直希望自己可以長生不老,當時他手下有四個方士,侯生,盧生,徐市,韓眾,這四個人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當時秦始皇得到九尊寶鼎的時候本也想跟前三朝一樣供奉在宮殿裏,但侯生和盧生兩個人認為前三朝之所以改朝換代就是因為得九鼎得天下,所以一旦這九尊寶鼎有一尊出了問題,天下就會丟失,如今既然得到了這九尊寶鼎,不如熔了,一了百了,這樣秦朝才能千秋萬代一統天下。
秦始皇這個人雖然狂傲,但是也不敢自比禹皇,怕熔了這九尊寶鼎,若是惹得禹皇不快,恐降罪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