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1 / 2)

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國際經貿

作者:鄒麗娟 張黎

摘 要: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相當發達,而中西部地區經濟仍然相對落後。如何解決經濟發展的區域性問題是最近幾年經濟學家研究的熱點,如何使用對外貿易這一駕馬車來驅使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各屆地方政府的使命。隻有仔細分析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係,及其發展差距,才能找到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本文通過研究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的正負向關係,提出有效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的解決策略,豐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關鍵詞:國際貿易;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一、前言

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國際貿易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也可以優化經濟產業結構。同時,國際貿易對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會起消極作用。例如,我國部分省市過分依賴進口貨物,或部分省市經濟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過高,造成國際市場的小幅波動區域經濟就受到影響,進一步影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造成消費水平過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應該建立在完善的國際貿易基礎上,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

隨著國際貿易的飛速增長,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如何通過國際貿易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一直是各級政府的使命。隻有認識清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充分利用對外貿易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才能拓寬經濟市場。隻以充分發揮對外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才能促進地方產業的整體轉型,推動地方經濟的飛速增長。

1.國際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正作用

國際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區域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影響區域經濟的增長,影響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總額越來越大,對外貿易所帶來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都影響著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麵對這些挑戰我們隻有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優化區域經濟結構,擴大經濟生產規模,提高區域產業生產效率,完善我國市場經濟結構,最後促進區域經濟的全麵發展。

2.區域經濟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反作用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會製約該國的國際貿易水平,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決定了該地區的國際貿易方式。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的東方發達地區因受地理優勢和政策優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也刺激了該地區的對外貿易程度。這說明區域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外貿易,促進了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同時,由於區域經濟的發展,擴大了該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增長了該地區的對外貿易總額,改變了該地區的產業結構,推動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

三、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