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部報告:我國已有高血壓患者1.6億,血脂異常患者1.6億,超重者2億,肥胖者6000萬,糖尿病患者2000萬,更嚴重的是每天還在增加數以萬計的新的年輕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醫院心內科就診的高血壓,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時伴有糖尿病;在眾多糖尿病患者中,僅有不到10%是單純的糖尿病,有40%合並高血壓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時合並高血壓和高脂血症。

麵對如此數量龐大的患病人群,單靠醫藥本身不僅耗費巨大,而且已明顯力不從心。而科學合理的膳食正是事半功倍、得心應手的首選之策。因為對“三高”

這樣的生活方式病,飲食治療能起到47%的有效防治作用。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過的:醫藥在健康中隻起8%的作用,而合理膳食能起13%的作用。

食療既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又可以改善患者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從而達到無病先防、既病防變、小病自療的目的。本書從對疾病聯合防治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飲食自療法,幫助廣大患者解決實際問題,使自己和家人受益。第一章高血壓的基本常識有關高血壓的術語高血壓常用術語很多,編者列舉了58種展示給給了讀者。

(1)血壓。血壓指血管內的血液對於單位麵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即壓強。

由於血管分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所以,也就有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當血管擴張時,血壓下降;血管收縮時,血壓升高。

(2)影響血壓的因素。①增減血容量。②血管的收縮或擴張。③心肌的收縮力。平常我們所說的“血壓”實際上指對上臂肱動脈即胳膊窩血管的血壓測定,是對大動脈血壓的間接測定。

(3)偶測血壓。被測者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測得的血壓。

(4)動態血壓。使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測定一個人晝夜24小時內,每間隔一定時間內的血壓值。動態血壓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心率以及它們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等項目。

(5)高血壓。動脈血壓超過正常值的異常升高。

(6)收縮壓。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這時的動脈血壓值稱為收縮壓,也稱為“高壓”。

(7)舒張壓。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也稱為“低壓”。

(8)脈壓。收縮壓減舒張壓的差值。

(9)平均動脈壓。一個心動周期中每一瞬間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大約等於舒張壓加1/3脈壓。

(10)KPa。千帕,通常用於表示血壓數值。

(11)mmHg。毫米汞柱,人們用水銀血壓計來測量血壓時用水銀柱的高度“毫米汞柱”來表示血壓的水平。

1mmHg(毫米汞柱)=0.133kPa(千帕斯卡)

7.5mmHg(毫米汞柱)=1kPa(千帕斯卡)

(12)理想血壓。收縮壓90mmHg。

(16)臨界高血壓。收縮壓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張壓在90~95mmHg(12.0~12.6kPa)。

(17)肌酐。人體內肌酸的代謝產物。肌酸量與肌肉容量呈正比,以穩定的速度產生,並以穩定的速度向血液中釋放肌酐,由血循環帶到腎髒,從尿中排出體外。長期高血壓損害腎功能,使腎髒對血中肌酐的排出減少,使血肌酐升高。

(18)心髒的超聲波檢查。又叫超聲心動圖,可以反映出各瓣膜的形態、活動是否正常,各心房心室的大小及形態,心髒周圍出入心髒的大血管的情況,有無先天性心髒病或風濕性心髒病造成的心髒損害、心包積液、各種心肌病,檢出高血壓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和評價心功能。

(19)原發性高血壓。原因不明的高血壓,占90%以上,目前尚難根治但能被控製。也叫高血壓病。

(20)繼發性高血壓。也叫症狀性高血壓。由於某些疾病(腎髒疾病、內分泌疾病如腎上腺腫瘤或增生和其他原因所致)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原發疾病治愈後,血壓也會隨之下降,占高血壓患者的5%~10%。

(21)高原性高血壓。長期居住在高原地區的人血壓增高(特別是舒張壓升高多見),而又不存在其他導致高血壓的情況,返回平原後不經降壓處理,血壓很快恢複正常,稱為高原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