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李儒求助(1 / 1)

洛陽城外,董卓端坐於馬車之上,聽著李儒彙報朝中眾臣的反應。聽完之後,董卓讚賞地說道:“文優此策,不但誅殺了張溫逆黨,更是震懾了朝中那些有別樣心思的人,真乃一石二鳥之策。”

“嶽父大人謬讚了,這都是小婿應該做的。此次之後,想必朝中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都會心存忌憚,將他們的尾巴收縮起來,我們也能安生一段時間。隻不過,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隻有嶽父大人自身實力足夠硬,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高枕無憂。所以,小婿懇請嶽父大人。。。”李儒先是謙虛了一下,緊接著開始規勸起董卓來。

“文優,此事老夫已然知曉。朝中大事,還請文優多多上心。老夫掌握長安周圍全部軍士,更有呂布這等絕世武將。通過此次誅殺張溫後,想必那些心懷不軌之輩不敢再行造次。時間不早了,老夫這就啟程了。”董卓打斷李儒之言,暗示自己已經知道李儒接下來想要說些什麼,借口時間已到,自己要出發前往郿塢了。

“這。。。誒,小婿恭送嶽父大人一路順風。”李儒見董卓如此模樣,方知此次時間過後,董卓一切照舊,絲毫沒有激起心中的鬥誌,也隻能無奈的長歎一聲,送董卓離開長安。

眼見董卓車隊消失於長安城門,李儒回轉身來,正欲回歸長安之中,隻見從城門陰影之處走出來一個人。例如看著眼前之人,苦笑說道:“果如文和所言,嶽父大人已經失去了爭霸天下之心了。”

“俗語有雲‘有因必有果’,當初你建議董卓前來長安之時,就應該想到會是今天這種結果了。”那個被李儒稱作文和的人,看著李儒那張愁苦的臉龐,卻是一臉平靜的說道。

賈詡,字文和,如今乃是董卓麾下一名不起眼的參謀。雖然董卓不識其才,可是與賈詡經常有接觸的李儒卻是明白賈詡之才遠在自己之上。本來想將賈詡推薦給董卓,卻被賈詡所阻止。再加上後來發生的諸多事情,例如就將這件事情拋在腦後了。如今局勢微妙,李儒方才請賈詡給自己出謀劃策。

“文和莫要諷刺在下了,文和乃有大才,這個儒自是知曉。如今事已至此,還請文和能夠鼎力支持。”李儒表示自己現在確實需要麵前之人的全力相助。

“李儒大人無需擔心,如今關東諸侯忙著爭搶地盤,根本顧不上這邊。再者說來,董卓大人雖然已經不理政事,卻仍然掌握著大軍,有這等底氣在,那些外部的威脅根本不在話下。”麵前之人算是給李儒吃下一記定心丸。

“借文和吉言,但願如此吧。”李儒聽了麵前之人的話,麵上也是露出一絲微笑之後轉身離開。

看著李儒漸漸離開的背影,賈詡麵無表情地小聲說道:“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如今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才更應該注重內部的穩定和諧。可是,董卓的諸多行為注定了他和漢室重臣乃是背道而馳。如果董卓仍有爭霸之心還好,這些人還不敢有什麼想法。可是如今董卓來到長安之後,已經隻知安逸享受,忘卻天下之事。如此一來,董氏集團如同一艘即將沉沒的破船,不管你李儒再如何補救,都無法阻止其沉沒的最終命運,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說完之後,賈詡抬頭看了看天色,發現時間卻是已經不早了,也就默默走向了長安城中。

傍晚,在外遊玩了一天林東等人回到司徒府中,盡管臉上都露出了疲憊之色,卻也掩蓋不住那份喜悅之情。眾人剛剛進入府中,隻見管家快步走到林東麵前說道:“姑爺,老爺吩咐,你一回來就前往書房之中,老爺有要事要與姑爺商談。”

“出了什麼事了?”林東一聽情況好似十分緊急,趕忙開口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今日老爺一回到府中之後,就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隻是囑咐了我讓姑爺前往書房,別的就什麼都沒說了。”管家表示王允今天回來就有些不對勁,可是自己確實不知其詳情。

“好的,情況我已知曉,我現在就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林東表示自己現在就前往書房,轉過頭來,對著貂嬋說道:“夫人今天也是勞累一天,就先回去休息吧,為夫前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夫君且去,妾身自是知曉輕重。”貂嬋表示林東趕緊前去,自己這邊不要緊。

得到貂嬋的回答之後,林東就急忙向著書房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