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裝備部自身建設 為中小學提供優質服務(1 / 3)

——專訪北京市延慶縣教委教育技術裝備部孫雲霞主任

裝備訪談

作者:許潔瓊 張鵬

編者按:

延慶縣地處北京市西北部,三麵環山一麵臨水,作為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其有著北京“夏都”之美譽。本期,我們有幸采訪到了北京市延慶縣教委教育技術裝備部的孫雲霞主任,請她與我們分享在貫徹實施延慶教育“十二五”規劃中,延慶縣教委教育技術裝備部做出的一係列積極探索和務實創新。通過孫主任的介紹,使我們領略到了基層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實際與亮點。

北京市延慶縣教委教育技術裝備部孫雲霞主任

孫主任您好!請您簡要談一談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地位與作用?

孫雲霞主任:在我看來,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一項長期性、係統性的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保障工作的核心。貫穿於學校“建、配、管、用、評”這一管理工作的全過程;貫穿於學校“配置、使用、調劑、處置”。 這一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學校整體管理工作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更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隨著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加大,學校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校舍、設備投入逐年增強,我縣教育係統資產不斷增加,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縣教育係統賬麵固定資產總值8.29億元,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當然,在工作中通過對全縣中小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的管理情況的調查研究,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與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加強我縣中小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管理,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使用效益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請您具體談談延慶縣教育技術裝備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孫雲霞主任:首先,從全縣中小學層麵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學校領導對專室人員重視程度不夠。體現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把實驗室管理人員當成後勤管理人員,認為教不好課了才去管後勤;教育培訓力度不夠,麵對這些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能力不夠的情況,不知從何處抓起,認為實驗室管理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就萬事大吉;在評職、評先、晉級上重視程度不夠,學校的年終考核、評先,很少涉及實驗室管理人員,評職、晉級機會更少。因此,造成實驗室管理人員不夠專業、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

二是賬物不符、賬目不全、家底不清。雖然裝備部每年都要對全縣教育係統進行一次清產核資工作,但是,有些學校清產核資工作流於形式,真正規範運作的很少,準確性不高。實驗室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又沒有規範的交接手續,出現儀器設備不交接,不及時清點,對報廢、調出的資產不進行處置,多種渠道捐贈的資產不入賬的情況。導致學校家底不清,賬物不符,賬目不健全。

三是部分儀器設備閑置。閑置的原因是沒有專業技術人員,或是有專業技術人員,但專業水平不夠;另一方麵學校在配套設施設備上裝備不到位,或存在安全隱患,或不能及時供給。

四是管理製度、管理機製不健全。固定資產隨意報廢,沒有嚴格的報廢、鑒定、審批程序以及相關管理製度,缺乏對固定資產實物形態的有效管理和監督;分工不清、責任不明確,甚至一些貴重財產被私人長期占用,造成國有財產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產,從而導致學校教學儀器設備流失嚴重。

其次,從學校外部層麵來看,主要有三點問題。

一是實驗室建設上,數量不夠,麵積不足。出現儀器設備無序存放,不能分類、分櫃、分室管理;麵積不足,學生多,導致實驗課分批分期開展,不能一次性完成,使實驗員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

二是專室在設計、布局上不合理。比如實驗室、準備室、儀器室之間沒有設計通道;圖書室和閱覽室不在一個管理區,使做實驗或閱讀自習不能實現空間同步,這就會影響實驗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教學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