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廖東風才了解到,油田工人發現機關墓室的地方就離這兒不遠,據說還是個三國時的墓葬,墓葬周圍也沒有盜洞,所以裏麵的東西總體保存完好,其他的機關墓室也沒有流落到外界,知情者也都對此保密。
話說餘萬水是怎麼知道墓葬是屬於三國時期的?說來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餘萬水早年也不是做地質勘探這一行的,他的祖上也曾經出現過一位盜墓的高手,所以鑒別墓葬的手段也是祖傳的,隻不過這一點他一直也沒跟別人說,直到遇到了廖東風。
了解到這些以後,餘萬水還取出了脖子上的掛墜,而廖東風一眼就認出了那是螢石材質的吊墜,知道吊墜的來源必定和某一位詛咒師有關。
聽餘萬水仔細說了吊墜的由來,廖東風也更加確定了餘萬水祖上的詛咒師也參與了盜墓的行當,隻不過他說不好詛咒師參與進去到底有什麼目的,應該跟破解墓葬深處來自古人的詛咒有關係吧!
談話一直進行到了深夜,工地上當班的工人也寥寥無幾了,再說了,餘萬水是隊長,他幹什麼別人也不會去管,大型機器隆隆的巨響也讓其他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井鑽上,絲毫沒有注意到兩個人悄悄溜出了駐地。
出了駐地之後,兩個人一路往西去,大約二十分鍾後就來到了餘萬水所說發現機關墓室的地方。
廖東風借著月光也看的清楚,眼前一個個的小土包高低不平,胡亂堆積,久經風吹日曬雨淋霜露早已風化的跟周圍的模樣差不多,不過廖東風的一雙眼睛還是看出了這裏是個墓葬群。
說起來的奇怪,這些土包之間相隔的距離遠近都不相同,按說如果是集中墓葬的話,起碼的格局也應該是有的,為什麼這些土包顯得這麼散亂呢?
想到此處,廖東風也開始用步子丈量土包間的距離,很快就有了答案。
“我去,有綱有眼,有上位下位,有至尊有層次,這是屬於易數範圍的東西呀!墓葬群大有文章,說不定還和鬥死城有關。”
看著廖東風量完了土包間的距離,餘萬水也說出了他的看法,結果和廖東風所想驚人的一致,而且此時餘萬水還說出了一個有關孔明墓的傳說。
“老小子,有層次,居然知道這麼多的東西。”
廖東風心裏尋思,嘴上卻沒有多說一句話,認真的聽餘萬水說起孔明墓的事兒。
孔明不用說也都知道什麼人,諸葛亮,三國時期名號響當當的人物,據說這個人死了之後,也把畢生的學術都帶進了棺材裏。
當然史料上對孔明墓的記載相對較少,具體有無在哪兒都沒有明確的答複和依據,可眾所周知的是,諸葛孔明擅長機關術,更有甚者還說他是機關術大家的傳承後代,所以很多人癡迷他的術法,千方百計的去尋找他的墓穴,可到頭來卻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人也就寥寥無幾了,最終也再無人問津孔明墓的事兒。
更有一種傳說,說孔明墓構造奇特,四通八達,當然這裏的四通八達是廣義上的說法,深入點去解釋就是運用了空間機關的迷惑,還有人說過孔明墓自己會動會跑,今天看到在這裏,明天一早或許就不翼而飛了。
用易數上來講,九五為尊,七為綱,六為上,一四為下,二三為輔,而眼前這個地方的土包完全符合了這樣的說法,廖東風也找到了所謂的綱和所謂的至尊。
發現這些東西對他來說並不難,之前在驪山地宮的時候就有過嚐試,隻是他此時不知道這樣的古墓到底有沒有按照常理來建造,具體說這個古墓是不是孔明墓還不太確定。
別忘了這個地方可是外蒙,就算是孔明率領大軍北伐也都沒越過內蒙境內,所以諸多史料的記錄表明,孔明墓會出現在外蒙而且還是這麼荒涼的地區確實不可思議,有待去考證它的真假。
不過這時候廖東風覺得還有疑點,那就是孔明墓如果這麼嚴謹,那麼機關墓室是怎麼被發現的?那個被挖出來的洞在哪裏?
鑒於這個疑問,餘萬水也趕緊帶廖東風去找挖出機關墓室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就在所謂的至尊點上,不過讓兩個人都感到意外的是,餘萬水指出的那個地點並沒有明顯挖掘過的痕跡,跟其他地方一模一樣,就連草木都沒有動過。
“活見鬼了,之前就是在這裏開的洞,怎麼沒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