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馮樂天這麼說,廖東風等人也停下來留神觀察四周,忽然,他看到牆角堆著許多墨綠的方形銅板,銅板旁還有幾具屍骨和零散的槍支武器,其中的一具屍骨的手臂還放在銅板上。看到這些,他慢慢的走過去,伸手搬起一塊兒銅板來看,之後小聲說道:“你們還記得段老之前提到過的刻有機關要術的銅板嗎?我想這應該就是了。”
“可我記得段老好像說過這些銅板被發掘出來沒多久就丟失了,要麼是被當地的老鄉搬走了,要麼就是有人把它們藏起來了,我們趕緊數一下銅板夠不夠數。”
說完,四個人開始一塊塊的數,最後一碰,共計一百七十三塊兒,這個數字跟段老之前所說的數字相同,也就是說銅板沒有丟失。
此時,廖東風又看了一眼銅板旁邊的鬼子屍體,疑問道:“既然銅板是在建國後發掘過程中丟的,那麼這些個鬼子又是怎麼回事兒?巧合?別忘了,剛才鬼子的手還放在銅板上,搬開銅板的時候我也發現,鬼子的手和銅板都長到一起了,這可不是一年半載時間就能做到的。”
“你說的對,銅板和人的身體要長到一塊兒,起碼需要十年左右,這個時間基本和段老所說的吻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隻有一個可能,就是這些鬼子當時也在場。”
馮樂天說完,海晨馬上疑問:“什麼意思?你是說鬼子跟段老一起發掘的帝陵?”
剛說完,彭建軍朝海晨當頭就是一巴掌,說道:“我以為隻有我是豬腦子,鬧了半天原來不止我一個,傻子都聽明白了,樂天同誌的意思是說段老在發掘帝陵的時候,那些鬼子很可能也就在帝陵裏藏著掖著。”
“哦,我明白了,原來小鬼子也盯上這裏了,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進來的?”
“按鬼子當時的技術要打開帝陵的話不是不可能,可我感覺好像哪兒不對勁兒,你們看這些鬼子,再想想之前看到的那群鬼子,他們加一塊兒也就三十幾個人,頂多也就是一個排的數量,還有看他們的死狀,我感覺當時他們應該是倉促應戰的,要不然傷亡不會這麼大,所以我敢說這些小鬼子是誤打誤撞來到這裏的。據我所知,當時盤踞在關中、漢中、渭南的鬼子大概有不到一萬人,而當時國民黨的部隊正扼守西安城對陝北的解放軍進行圍剿,在數量上遠遠超過鬼子部隊,後來解放軍轉移了,國民黨軍也繼續追擊從而放棄了西安城,那時候很有可能鬼子也在這裏構設了防禦工事,深挖洞廣積糧,準備和國民黨軍決一死戰。”
廖東風說完,彭建軍馬上發表看法:“廖司令,深挖洞廣積糧是毛爺爺的號召,你用在鬼子身上就是對他老人家的大不敬,小心我出去告發你。”
“滾蛋,老子是就事論事,沒有說代表誰的觀點,如果我猜測正確的話,這裏就應該有連接外界的通道,沒準兒鬼子的地下工事和驪山大陵連到一起也說不定。還有,你看這個死鬼子,他的肋骨幾乎全斷了,這是外力所致的致命傷,恐怕隻有那些大粽子才能辦到,而大粽子是近不了這裏的,這就說明鬼子是在受傷後來到這裏的,他是從外麵進來的,而不是從金殿內出來的,懂嗎?”
幾個人聽完他的話點點頭表示讚同,但隨後彭建軍就問道:“喂!你說這些跟我們進不進地宮有關係嗎?你到底想說什麼?”
“秦了和唐援朝不是大粽子的對手,外麵我們也沒發現他們兩人的屍體,所以我推斷他們沒有來過這裏,而是走了別的路線,李青州也沒提過他見到了他們兩個人,我估計他們暫時應該安全,隻是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很有可能他們此時已經找到了鬼子的地下工事並躲藏在那裏,所以我建議我們出去找找看,不知道大家什麼意見?”
“你小子說了這麼多不就是想找秦了和唐援朝嗎?直說不就完了,還拐了這麼大的彎兒,費這麼大的勁兒幹嘛?”
彭建軍說完,馮樂天反駁道:“東子觀察的非常仔細,他說這麼多也打消了我們的疑慮,也給我們指明了找人的方向,省的我們四下裏碰壁,事不宜遲我們趕緊去找,對了,李青州還在外麵,都小心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