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站在時間之河的岸邊(1 / 1)

自然界有四季之分,人生也有四季。

青春期是春天,壯年期是夏天,中年期是秋天,老年期是冬天。

隻不過,自然界裏四季過後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而人生的四季沒有輪回。人生四季的最後一天終將到來,也就是說“我的時間”最終會結束。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對這一點沒有實在的認同感,甚至當這一天突然來臨的時候,內心還沒有絲毫的準備。

所以有人說,造物主創造人類的時候讓人類忘記了死亡,這樣,人類就可以避免神經質,可以在地球上快樂地生活。

我們不同於漂浮在河麵上搖曳著順流而下的樹葉。在人生四季的某一時段,漂入時間之河的回水區,登上河岸,眺望即將彙入大海的河水,在剩餘的有限的生命當中,是否應該從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壽。我突然想起了羅博特·布朗(1812~1889)的一首詩。

羅博特·布朗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有代表性的宗教詩人,他借出生在西班牙的猶太人本·艾思拉之口,道出了曆經滄桑、老成圓熟的人生體會。

下麵是詩《本·艾思拉先生》中的一段:

一起長壽吧

盡善盡美的好事還在後頭等著你

人生起點的所為不過在替人生終點奠基

“人生起點的所為不過在替人生終點奠基”這句話表明了詩人“青春時代是為老年打基礎的時代”的思想。

這段詩意味深遠,既告訴年輕人“老年”是怎麼一回事,還能讓老年人回憶起充滿激情的青春歲月。

每個人都在一步一步走向老年。年輕時代的日積月累和老年生活緊密相關,年輕時代的身影將會出現在人生舞台的最後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