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蘇洲 從“電視淮軍”到“全媒體淮軍”(1 / 3)

年度人物

作者:陳晶晶

兩個月前,安徽廣電新中心正式封頂,在安徽廣播電視台台長張蘇洲明年的工作時間表上,增加了最為醒目的一項,那就是明年年底之前全台實現整體搬遷。這個“擁有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3600平米演播劇場”的廣播電視中心,是安徽省目前的最高建築。

“最高”不單是硬件意義上的,更是安徽廣電內在氣場的一種象征——“要麼不幹,要幹就爭創一流。”今年5月1日,全國文化體製改革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的主題晚會《春風頌》在安徽廣播電視台新啟用的3600平米演播劇場舉行。新穎的節目加上世界一流的聲光電技術效果,為與會代表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這也是安徽廣播電視台向外界展示其創新能力、綜合實力、發展潛力的一次“沙盤推演”。

新平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更為緊迫的發展要求。為此,張蘇洲設定了清晰籌劃:

謀“事”——強化內容掌控力,加大優質電視劇和新聞、娛樂節目的產能,在內容和版權競爭以及“融媒體”卡位戰中占據主動;

順“市”——首先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形成以內容生產為主軸的“一主多元”的產業鏈,進而整合資源,夯實以安徽衛視為核心平台的廣電主體;同時,探索新業務,孵化新模式,對接資本市場,為安徽廣電下一步的跨越式發展未雨綢繆;

成“勢”——調整“姿勢”加速管理轉型,通過組織架構的有效調整,全麵優化管理模式和運行機製,從而進一步激發安徽廣電的內在活力,持續塑造以安徽衛視為代表的安徽廣電的頻道、頻率品牌集群,加速傳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雙重跨越。

搭建廣電“金字塔”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在探索一條兼顧受眾規模和內容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

整合後的安徽廣播電視台體量更大、接口更多。於張蘇洲而言,管理設計的架構必須以層級進行劃分。“首先應樹立起一麵旗幟,也就是‘愛傳萬家’的品牌戰略。”張蘇洲說。近年來,“愛傳萬家”的品牌升級,使得安徽廣播電視台進一步成為符合核心價值體係和主流價值觀、具有良好社會形象的媒體。品牌升級給其帶來了資源整合和跨界營銷的空間,也帶來了影響力和收視率。“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在探索一條兼顧受眾規模和內容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

其次,牢牢占據衛視第一陣營的安徽衛視被張蘇洲視為“旗艦”。它與安徽地麵的影視頻道、經視頻道、公共頻道、綜藝頻道和科教頻道一起形成了分工合理、整體呼應的集群矩陣。綜合考量品牌影響力、收視數據、覆蓋指標和經營收入等多項參數,安徽衛視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不僅承擔了宣傳和創收的重要任務,在安徽廣播電視台的產業布局和帶動全台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上,也舉足輕重。在其品牌力的影響下,全台共有五個頻道亦位居省網和合肥市網收視十強。

緊隨其後,為安徽台新布局提供源動力的則是生產影視內容產品的華星傳媒、以內部製播分離方式提供節目內容的金海豚傳媒和發展新媒體增值業務的安廣信息公司。如今,華星傳媒進一步完善了安徽台的電視劇產業鏈;作為安徽衛視和地麵頻道群的內容提供商,金海豚公司成立伊始,在點狀晚會和季播節目上即有上佳表現;安廣信息的業務觸角也正漸次伸出,一批新媒體增值業務蓄勢待發。

以此為基礎,一批省內的品牌集群也湧現出來,“包括地麵頻道、廣播頻率、平麵媒體和新媒體在內的一大批子品牌。”張蘇洲說。這一品牌集群承載著穩固省內市場份額的重要任務:電視序列以安徽經視、影視、公共三個創收過億頻道共同引領,廣播序列由新聞綜合、交廣和生活廣播分眾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