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幾幅畫的內容猜想當時應該是:一對原本兩情相悅的情侶被人生生的拆散了,而後來那王爺也得到了回報。
這個王爺會是誰呢?想了想往那月亮上按了一下。
哢..一聲輕響!我趕緊跳了下來,慢慢的推開了石棺。
心裏祈禱著可千萬別再出現僵屍那玩意了。頭往裏麵探去,裏麵除了一個木盒擺在那裏什麼都沒有了。心都涼了一半,寶刀啊寶刀,咋就跟我沒緣呢?
跳進石棺裏麵,想也不想就打開了那木盒。我想應該不會有暗器之類的東西,要是有的話早就在石棺上設計了。
打開木盒首先看到的是一本小冊,拿了起來翻開第一頁: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多爾袞並不是一介武夫,這點連皇太極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製時,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給他統攝。根據他的舉薦,皇太極將希福、範文程、鮑承先、剛林等文臣分別升遷,利用他們的才智治國。
根據他的建議,皇太極又對政府機構作了重大改革,確定了八衙官製。此外,文臣武將的襲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貴胄也要經他之手任命。在統轄六部的過程中,多爾袞鍛煉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為他後來的攝政準備了條件。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醜時,皇太極“暴逝”於沈陽清寧宮。由於他的突然死去,未對身後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後,正迅速醞釀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
多爾袞在順治五年(1648),就已經被尊稱為“皇父攝政王”了。
忍不住翻開了第二頁:多爾袞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複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皇太極死時,莊妃三十二歲,順治才年僅六歲。
在當時的曆史記載是:多爾袞是朝中說一不二的人物,甚至連皇帝的大印“玉璽”都被多爾袞搬到自己的睿親王府裏,以代統天下。小皇帝隨時有可能被他廢掉。人們認為,孝莊文皇後出於為了保住兒子皇位的考慮,委身屈尊下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
翻開了第三頁:多爾袞和孝莊從小是一起在大草原長大的,兩人感情很好。後來,孝莊為皇太極所娶,成為了莊妃,但兩人的感情依然沒有改變。於是,在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由於對孝莊的一片感情,將皇位讓給了孝莊的兒子,也就是福臨。
後來,大清入關,多爾袞戰功赫赫,此時讓他做皇帝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在福臨16歲的時候,交出了手裏的白黃兩旗,讓愛新覺羅·福臨親政(順治皇帝),作了真正的皇帝,而他此時隻希望能夠和孝莊廝守一生。如此看來,多爾袞是一個不但能征善戰,而且癡心一片的好男人。
看到這裏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唉...!
順治爺做的好象有點過火了,雖然他娘跟多爾袞有不尋常的關係,但也不能忘恩負義啊!不過自古皇宮的鬥爭就是如此,沒有誰對誰錯,曆史的問題交給曆史去處理。
原來那石棺上的畫是睿親王跟孝莊以前沒入關的時候的事情。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這個墓到底是誰建造的,是康熙爺,還是乾隆爺呢?
算了,管他是誰建造的,望了望盒子眼睛差點掉了出來,發財了。
看到了一個玉佩,這玉佩是隻鳳凰,鳳凰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啊!哈哈..這玉佩得拿回去送給趙大美女,這丫頭肯定會高興死了的,會不會來的香吻呢?幻想著那時的情形,一臉樂的那個開花。
趕緊把玉佩藏進口袋裏,望回木盒裏!
哇...!大叫了起來,看到了一把匕首。
那起匕首皮套上寫著龍鱗兩字。原來這是龍鱗寶刀。往石棺上削了過去,那匕首就跟削豆腐一樣的把石棺削開了一條縫。
仰首大笑:“ 哈哈....!白僵,爺收拾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