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瑟瑟,大西北黃土高原的天氣已經是凍的讓人們的手都鑽到了袖筒裏麵,走在路上的人們都戴著那種很有古老味的大帽子,兩個大耳朵把整個頭捂得嚴嚴實實的。。蕭條的枯木錯落不齊的矗立著,給寒冷的季節增添幾分蕭瑟。羊腸小道上來往的老老少少也越來越少,大部分人也開始窩在家裏麵不怎麼出來了。柵子村的景象也不例外,寒風給這個貧瘠的小山村也加上了一層朦朧,稀稀落落的幾戶莊子,也唯唯諾諾的在寒風中顫抖,更不要說裏麵的人了。若影若現的炊煙也被寒風吹的斷斷續續。
柵子村位於黃土高原最貧瘠的鳳凰山腳下,村子的布局很奇特,村民們都是圍著鳳凰山住的,很是分散。原來村子裏有這麼一個古老的傳說,說很久以前這座山本來很陡峭的,幾乎無人能夠爬上去,也沒有人看到過山頂是什麼樣子的,山上也是寸草不生。後來有一天,這坐山上下起了大雨,雨下了七天七夜。突然天邊一聲驚雷,山腳下的村民們看到有一隻好像是傳說中的鳳凰,飛在空中,圍著這座高高的山轉,具體待了多長時間,無從記錄,再到後來就不見了。等到天晴後,這座山就變矮了,也變得平坦了一些,後來住在山腳下的老人們就說可能山上有寶貝,村民們就去找啊找,可以說把這座山用鐵鍬翻了個遍,可是就是沒有找到,後來老人們又說這個山比較有靈氣,傳說中的神鳥都能降臨,將來肯定能出大人物,所以村民們在老人們的帶領下就把這座山給圍了起來。據說是為了圈住山上的寶貝。村子也改名為柵子村,取自“柵欄”之意。就這樣柵子村的村民們一代代的住了下來,故事也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至於有沒有出大人物,就無從考察了。不過自那以後,鳳凰山上卻長出了草,再後來就可以種莊稼了。歲月無情的摧殘,柵子村卻是越來越蕭條,村民們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
村北頭偏西有一家破破爛爛的院子,院子的土牆上到處都是土黃色的青苔和幹枯的雜草,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雜草搖搖曳曳。院子裏,排放的井然有序,一把用爛布纏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笤帚和一個破爛的簸箕立放在院子的西北角,院子裏時不時的被寒風刮起一絲塵土,灑落在院子的角角落落,讓整個莊子顯得更加的貧苦。東邊的房子前麵蹲著一個上了年紀的滿臉布滿滄桑的老人,頭戴一頂破舊的暖帽,老人手裏拿著一根旱煙杆,吧嗒吧嗒的抽著,火星子一明一暗的。老人旁邊站著一個中年男子,大概30歲左右,穿著不是很體麵,一套破破爛爛的中山裝也不知在上麵打了多少個補丁,頭發有些蓬亂,黑黑的臉上布滿皺紋,手穿在褲兜裏麵來回的在地上跺腳,腳上穿著一雙大頭暖鞋,看不出是什麼材質的,男子蜷縮著身子,時不時的抖一抖衣服,在寒風中顯得有點猥瑣。房子裏麵,兩個破板凳,一個放方形桌子,桌子上麵放著一盆冒著熱氣的臉盆子,盆子上麵的油漆也是有一塊沒一塊的,房子左邊有一個大土炕,土炕上躺著一個肚子大大的中年女人,中年女人痛苦的表情夾雜著汗水在土炕上掙紮著。時不時的傳出一聲聲痛苦的呻吟。炕旁邊,一個看起來有點駝背的小腳老婆子在旁邊呼哧呼哧的來回踱步。看來是中年女人的預產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