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作者:

苗圩調研時強調: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本報訊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一行到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在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的陪同下,苗圩參觀了中星微電子公司成果展,聽取了鄧中翰關於公司發展和以中星微電子牽頭推動《安全防範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簡稱“SVAC”)國家標準製定等情況的彙報。苗圩對中星微電子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

苗圩指出,過去十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量提高了11倍,銷售收入翻了3番,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技術創新取得實質性突破,一批優勢企業脫穎而出。

苗圩強調,“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要適應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一是要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抓好政策落實。切實抓好國發〔2011〕4號文件的落實,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從戰略層麵出發,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特別是要集中有限資源,在局部上形成重點突破。

二是要充分發揮我國市場巨大的優勢,以整機的應用帶動產業發展。加強芯片企業與整機企業的合作,實施若幹個聯接芯片與整機的一條龍專項,以整機升級推動芯片研發,集中突破一批量大麵廣的通用芯片和重點領域的專用芯片;以芯片研發支撐整機升級,增強國產芯片市場競爭優勢,打造芯片與整機互動發展的大產業鏈。

三是要發揮技術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工程為抓手,以優勢單位為依托,在重大產品、重大工藝、重大裝備以及新興領域實現突破。著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壯大集成電路芯片製造業規模,發展先進封裝測試技術和產品,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四是要推進國內外資源優化整合,做大做強骨幹企業。支持骨幹集成電路企業兼並重組,優化配置產業資源。引導和支持設計企業並購,形成若幹家規模大、技術領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五是要優化產業的生態環境,實現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積極探索產業鏈上下遊虛擬一體化模式,強化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與協同,共建價值鏈。(俞悅)

上海成為部市共建中國軟件名城

本報訊9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在滬簽署了協同開展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合作備忘錄。上海成為部市共建的中國軟件名城。

根據該備忘錄,雙方將在產業促進政策、園區基地建設、兩化融合試點、產業化項目支持、標準體係建設等方麵,就先行先試的對口試點、共建國家級國產軟件應用示範區和體驗中心、推動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和軟件產業基地、建設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建設雲海數據中心、聯合支持重點項目等重點內容開展廣泛的合作。

軟件名城的創建工作,將進一步促進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形成支撐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環境,並帶動長三角乃至東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經營收入從2006年的1221億元發展到2010年的2532億元,經營收入實現了翻番。目前,上海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有3900餘家,已上市企業達到37家,經營收入超億元企業有173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達到15家,從業人員達到3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