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說老婆子你倒是走快些。”一位老漢扛著大包小包,不停的轉身衝著身後腿腳有些不方便的老婆子道。
麻姑故意讓小馬爹放慢速度。
“我說老頭子,你急個啥嘛,反正是三天後,三天怎麼著也走出城去了。”那老婆子在後麵步履蹣跚而行。
“哎呀,上回那慘狀你沒瞧見啊,隔壁阿牛家的一死一傷,咱們還是快些離開這裏,等漠藏王離開了再回來。”那老漢歎著氣道。
一旁也有行人見狀,也蹙眉擔憂起來,“孩子他爹,要不咱們也拿著家當先出門躲幾日?這朝廷讓出來相送,要是躲在家裏不出來,恐怕又得按個什麼罪名給抓起來。”
“成!走,回家收拾東西去。”
看樣子大夥是不敢出來送漠藏王了,是擔心上回行刺的事情再次發生。
“咱們要不要也躲出去?”
“躲個屁啊!沒聽說勤王已經設下埋伏抓那些刺客了嘛,抓到就沒事了。沒事的,沒事的。”
“就是設下埋伏才會出事,到時候萬一大打出手,倒黴的還不是咱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
經過一番商討,那戶人家也決定回家收拾東西先出去暫避風頭。
看來胡彩玉進展的十分順利,二皇子設下埋伏的事情已經全遍了整個京城。
很多老百姓紛紛拿著家當出城去避風頭,他們擔心到時候朝廷跟刺客打起來,又像上回那樣殃及無辜。
當麻姑回到家裏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二嫂,正巧飯剛做得,快些來吃飯。”胡彩玉走了出來招呼麻姑。
見到彩玉平安回來,麻姑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見彩玉衝著她使了使眼色,便知道胡彩玉那邊進展的很順利。
剛在飯桌前坐下,便聽到阿財娘抱怨起來,“整日裏不見人影,家裏就像個客棧,想回就回,說走就走。”
見婆婆生氣,麻姑不敢說話,隻好低著頭往嘴裏扒飯。此時,隻有胡彩玉出麵搞定娘親。今兒她順利將二皇子要擒拿王翌的消息傳了出去,心情大好,便哄著娘親高興,順著她的話往下接。
母女兩個說說笑笑,一會兒阿財娘的心情也好了不少,麻姑見狀總算鬆了口氣。
“方才我回來時,瞧見城裏不少人往城外跑。”阿財爹皺著眉頭道。他們要不要也先去城外躲一躲?
“哦?”阿財娘被這個話題吸引,“為何?”
一定是城中出了什麼事。阿財娘心想。
“聽說漠藏王離開的那日,勤王布下天羅地網準備抓上次那些刺客。大家都說,勤王這次準備拿咱們這些老百姓當餌,所以才挨家挨戶的通知在漠藏王離開的那日城中所有人都要出來相送,目的就是引那些刺客出來。”阿財爹將自己聽來的事情說與家人聽。
“啊?”阿財娘和大嫂吃驚的倒吸一口涼氣。
如今小馬爹一家單獨吃飯,此時飯桌上隻有他們自己家幾個人。阿財還沒回來,阿旺直接住在了水柳村,眼下家裏就剩下阿財爹娘,大嫂和麻姑還有彩玉,還剩幾個半點大的孩子。
“祖父,什麼叫當餌呀!”胡有發歪著腦袋問道。
“哎呀,就是你釣魚的時候,用的那個引魚兒上鉤的蚯蚓,就叫餌。”胡有祥推了一把胡有發,解釋道。
“哦。”胡有發似懂非懂。
麻姑與胡彩玉麵麵相覷。
胡彩玉不是這麼傳的,她隻是說,勤王準備好了天羅地網在漠藏王離開時抓那幫刺客。誰知道一傳十,十傳百,傳到最後竟然變了味兒。
不過還好,最終的意思是傳達了出去,隻要王翌他們聽到,定能明白。
麻姑卻覺得傳成這樣反而有利於傳到王翌耳裏,大批的人出城,那麼城外必定也會知道此事,正好這些人將此事傳到了城外,那他們就不必擔心傳不到城外的王翌耳裏。
王翌若是逃出了城外,必定會留意著城內的一舉一動。
“咱們要不要也出城躲一躲?”
阿財爹娘和大嫂議論起了要不要去城外避一避的事情,麻姑和胡彩玉照顧著幾個孩子吃飯,沒有給出意見。
“要不等阿財回來問問他的意思?”阿財娘覺得二兒子在太子跟前當差,想必更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阿財爹與大嫂也讚同無異議。
“麻姑啊,我瞧見阿財今兒回來,怎麼又出去了?不是說要在家裏休息幾日再回去嗎?”阿財娘問。
“哦,對,他是臨時有事所以出去了一下,應該快回來了。”
說話間,隻見春喜提著燈籠引著胡阿財往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