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的整個望聞問切過程,十足就像個大夫,春媽媽的兒子不疑有他,拿起藥方衝出了家門。
玉婆上前諂笑道:“女大夫真是年輕,醫術又高,就這麼瞧兩眼就開方了。”
麻姑笑著頷首,“多謝誇讚。”
這位玉婆看上去還算麵善,雖也有些趨炎附勢,但眼神仍是憨憨的。玉婆是這裏的接生婆,在閑聊中,麻姑知曉,石原巷裏住著的人都窮,自然是請不起那些工錢過高的接生婆,所以,在這一片,她玉婆還算是名聲比較響亮的。
因為麻姑是女大夫,玉婆逮著機會,又問了問接生上的事情,“這胞衣不下,除了用藥,可還有其它的法子?我早些年也碰到過,這胞衣遲遲不下,產婦也沒用藥,過會兒自個就下來了。”
“這種情況也是有的,產婦在臨盆之時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導致孩子生下來沒有力氣下胞衣了。有些人,她可以自己稍微緩解一下後,自行排出胞衣,有些可不行。大部分還是需要補氣養血,理氣下胞。”
麻姑詳細的解釋著,“不過,這胞衣不下,原因眾多,不是每個人都是因為消耗了力氣,才不下胞衣的。有些是氣虛型,有些是血瘀型,有些是寒凝型。不同的症狀,要開不同的藥來吃。”
這些她必須解釋清楚,以免玉婆日後碰到這一類,就直接給人吃牛膝湯。萬一人家不是血瘀型的,那就得換一劑藥方了。
玉婆饒有興致的聽著,“哦,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灶上,春媽媽兒子已經將牛膝湯熬好,倒在小碗裏端了過來,春媽媽則扶著兒媳,給她灌下藥湯。
不出一盞茶的功夫,有血塊排出,緊接著,胞衣也跟著排出了。
春媽媽一家全部鬆了口氣,麻姑為產婦再次做了檢查,血壓正常,脈搏也正常,就是氣色難看了些。麻姑問春媽媽,可要配些補氣補血的藥,春媽媽婉拒了,說家中有紅糖,有還有雞蛋,老母雞,會好好給兒媳滋補養身子的。麻姑考慮到春媽媽家的經濟情況,也沒再堅持。
“玉婆,接下來的事就麻煩您老人家了,我這出來也有一會子了,夫人雖仁厚,我不能得寸進尺,沒了下人的樣兒。我眼下就得回去,我這媳婦子的事就麻煩您了。”春媽媽畢恭畢敬的弓著腰謝道。
玉婆扶起春媽媽,嗔怪道:“咱都鄉裏鄉親這些年了,你還跟我客氣。”
春媽媽又囑咐了丈夫和兒子幾句,便帶著麻姑她們離開了家,回了將軍府。
“今兒多謝麻姑娘子,若不是您去了,我這媳婦子恐怕……”春媽媽麵色有些尷尬,顯得左右為難,“這出診的錢,您看著收些,雖然不多,我……”
麻姑連忙打斷,“瞧春媽媽說的,您在我院子裏當差,也算是自己人,我怎能收您診費呢?”
春媽媽想象征性的給一些,被麻姑給板著臉回絕了,她也不好再堅持,隻是感激的想跪下磕頭,也被麻姑拒絕了。